98年寒假作業得分,凡是有80分以上者,代表你認真書寫,將記嘉獎一次以資鼓勵。

如果在期限內未完成者趕緊完成,否則會以校規處分。請同學加油吧。

 

110
顏禎怡
77分

10302
蔡宗豪
78分

10304
林志鴻
74分

10305
羅志皓
84分

10309
黃建忠
70分

10310
李政穎
85分

10318
林筱瑜
81分

10319
林晏君
85分

10321
李俐瑩
21分

10323
許默凌
81分

10325
邱郁嫻
85分

10326
李思樺
82分

10326
李思樺
81分

10331
黃思雅
83分

10805
鄧建駿
20分

10807
陳彥儒
71分

10809
陳俊豪
20分

10810
張顥霆
77分

10813
李俊毅
78分

10818
康雅淯
78分

10819
陳思伶
71分

10822
鄭千儀
沒有實際去寫心得

10825
簡均娜
沒有實際去寫心得

10826
李姿葶
80分

10830
石晏青
72分

10907
張富凱
沒有實際去寫心得

10911
劉育誠
20分

10916
曾川祐
50分

10917
謝昀融
68分

10921
許卩方
79分

10925
黃詺茹
81分

10928
尤嬿淳
81分

10929
王嬿華
81分

10930
張宇菁
71分

10933
董思潔
20分

11002
曾信翔
82分

11004
陳嘉悅
78分

11007
熊英翰
67分

11007
熊英翰
67分

11010
張博崴
61分

11011
歐聖洋
70分

11012
田立宇
85分

11016
陳浚弦
74分

11019
陳君美
81分

11022
廖姿婷
84分

11025
周奕辰
82分

11026
廖佳宜
81分

11028
林暐筑
81分

11032
顏禎怡
81分

11032
顏禎怡
78分

11032
顏禎怡
78分

11066
666
0分

11110
賴禹廷
77分

11111
羅冠登
78分

11112
吳宗翰
78分

11112
吳宗翰
71分

11113
徐翊民
81分

11114
周昆宜
78分

11116
吳崇賢
81分

11120
李雅琪
71分

11121
楊雲帆
81分

11122
簡沛鈴
81分

11124
丁芃
82分

11130
黃綉靜
82分

11131
鄭羽岑
85分

11132
張憶婷
85分

12001
賴品錡
78分

12003
吳淙任
71分

12005
鄭朝富
77分

12011
蔡秉倫
78分

12017
蕭立學
81分

12018
劉子綺
83分

12019
李紫毓
84分

12019
李紫毓
72分

12022
賴姿芳
85分

12024
林盈均
85分

12026
謝昀彤
61分

12028
周威威
78分

12032
林亭婷
70分

12033
許蕙如
64分

12101
鄭至哲
20分

12101
鄭至哲
20分

12104
林侑賢
60分

12106
劉子郡
81分

12110
蘇韋仲
85分

12111
王朝群
85分

12112
陳思翰
78分

12113
莊浩文
70分

12114
陳冠綸
81分

12119
葉子華
80分

12120
林姿君
81分

12122
陳玟卉
78分

12123
徐慈君
87分

12124
謝敏苓
61分

12125
賴玉帆
80分

12127
許瑋庭
82分

12129
劉俐吟
71分

12129
劉俐吟
78分

12130
潘曼琳
81分

12133
楊育慈
81分

12206
李後勳
78分

12207
林致揚
85分

12209
潘紹威
0分

12210
李元隆
75分

12211
詹智翔
51分

12213
李宇軒
85分

12223
王楚崴
80分

12224
余玟瑾
25分

12231
宋采霓
82分

12231
宋采霓
81分

30304
高柏揚
71分

30306
黃志偉
12分

30320
唐薇雅
86分

30325
尤玟棻
85分

30330
邱淑琄
67分

30411
陳宏信
87分

30411
陳宏信
86分

30416
李泓均
71分

30423
葉芸臻
78分

30430
李佳萱
81分

30435
陳玟靜
78分

30535
李靜潔
82分

31022
李佩真
89分

31029
沒有實際去寫心得--0分

31036
陳蓓怡
81分

31201
伍建圳
80分

31206
李永城
81分

31216
吳郁民
80分

31219
羅珮芸
85分

31220
陳家榆
81分

31224
何依蒨
71分

31230
張婷雯
82分

31235
林心如
82分

31306
周彥廷
81分

31314
蔡名硯
沒有實際去寫心得--0分

31324
張雅惠
83分

31329
林玗萱
81分

31332
李佳純
87分

600045
吳淑真
85分

981036
蔡承帆
61分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各位同學:歷史科寒假作業如下—分成三大項目

   第一大項--網站文章閱讀心得書寫 

老師會將講義或是資料放在老師網站內,請同學上以下兩個網站,去閱讀文章,並請同學下載使用,如台灣史或中國史的任何文章皆可以---之後留言寫下心得(100字左右)—老師會去讀取你的留言或心得。

然後去寒假作業問卷調查區—在尋訪冰山凍土的國度網站才有問卷寫下問卷—才算完成作業。

留言方式是---班級+座號+名字---例如30516+名字即可以發表留言了。

第一步---google網站網址列打上ininu0205—其中有一個搜尋結果就是

1.尋訪冰天雪地的暖流http://0rz.tw/4DVxB網站了--例如下圖


01.jpg

 

第二步---按進去看進入如下的畫面,就可以閱讀所有文章了---

所有文章在如下圖---11

按進去會看見如下圖----


12  


第三步---文章讀完後,在文章下面找到回應,發表好後,,打上驗證碼,然後按一下確定,就是完成了心得繳交的第一步。 

 05.jpg


第四步---google網站網址列打上ininu02051026—第一個搜尋結果就是 

1.尋訪冰山凍土的國度http://ininu02051026.pixnet.net/blog    --例如下圖

04.jpg

 

***各位同學需要加入會員,網址是

http://www.pixnet.net/,然後再登入進去,進到

尋訪冰山凍土的國度http://ininu02051026.pixnet.net/blog

第五步---按進去看進入如下的畫面,就可以閱讀旁邊分類的文章了 

 

第六步---文章讀完後,在文章下面找到迴響,按下去,然後進入如下面畫面--

06.jpg 

按照1.2.3.順序填寫,送出即可以,但是還未完成………..

第七步---寒假作業問卷調查區—在尋訪冰山凍土的國度網站---才有問卷寫下問卷—才算完成作業。

進入此調查表內容--自此進入--98年歷史科寒假作業問卷調查表,但是要特別注意要按一下左下角的 提交

第二大項-- 

第一步---進入以下網站,做測驗,但是你必須先加入學生身分的會員

http://siro.moe.edu.tw/fip/index.php?n=5&m=0&cmd=content&p=2424&o=3

 

另外老師也會有自編的測驗--有時間會陸續放上去,同學可以進行線上測驗,務必記住你自己的測驗分數,並加以算一下平均分數。再進入--98年歷史科寒假作業問卷調查表,填寫你的平均分數是多少。

 

第二步-----進入以下老師製作的課程網站-

http://learning.edu.tw/moodle/tpc/tpc/login/index.php
--去下載使用教材和閱讀教材,並且發表感想與心得在部落格內。先是用訪客身分進入後,再來使用老師給的專屬課程碼才能進入。你下載多少課程,以及感想要發表到部落格,並且填寫問卷一下。

國一同學可以去國三之老師開的課程去看--因為有國一的教材在上面,國三同學也可以去國一課程裡面做練習。

 如果作業都完成了----可以來逛一下第三項了動畫和遊戲,

 第三大項目---歷史遊戲-進入以下遊戲網址

http://culture.edu.tw/index/index_a.php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永安漁港一遊
原由 ininu0205 上載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烏來一角
原由 ininu0205 上載

烏來一角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


魔法心智圖面面觀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戰後臺灣文化環境的變遷
1.戰後臺灣約有三、四十年的時間,因為戡亂戒嚴體制對社會的控制,加上外交空間緊縮,導致國人的世界觀不足,對國際事務的參與也力有未逮。
2.隨著臺灣經濟結構的變化、社會自主力量的抬頭、政治控制力逐漸放鬆的結果,民眾開始獲准出國觀光,媒體環境也日趨多元,這些變化促使國人和國際社會間的相互往來轉為頻繁,也為國人廣闢了內容豐富、形式便捷的知識管道。
3.近年來,臺灣更積極因應國際的資訊化潮流,不僅成為資訊科技的生產大國,也已成為資訊普及應用的社會,同時增進了國人和世界各地的相互了解與交流。
 
 
全球化的衝擊
臺灣的迎向世界,也和國際社會走向地球村的趨勢密切相關,尤其以「全球化」的巨流沖激,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1.就經濟而言,近年全球的金融交易與資本流動已呈現跨地域的發展態勢,世界日漸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經濟有機體。
2.就文化而言,全球通訊技術迅速發展,特別是網際網路世界的形成,大舉改變了傳統的溝通與書寫形態,也促進了各地域文化觀念與思考模式的流通,臺灣自然不能置身度外。
 
 
全球化趨勢下的文化思考
在全球化浪潮的席捲下,諸如南亞、非洲、南美洲等地的生產資源與自然環境,經常處於被剝削的不利地位,而民族主義式的國家藩籬也不再牢不可破。
1.放眼未來,國人應該提升溝通與表達能力,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保持思考的創造力,掌握並創新產業技術,以求經濟、文化的永續發展。
2.此外,也應關懷人文與環境現狀的破壞,並積極面對臺灣在全球化趨勢下的自我定位問題。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大眾流行文化
戰後臺灣的大眾流行文化經常透過電影、電視、流行音樂等管道,反映政治經濟社會結構的變遷,同時也在不同時期,參與塑造了社會價值與觀念。
 
 
 
 
 
 
 
 
 
 
電影
1.民國四十年代──政府運用大陸遷來的公營片廠資源,攝製國語劇情片,配合反共國策進行宣傳。這時,臺語片在鬱悶的政治氣候下適時崛起,拍攝主題多為歌仔戲戲目、臺灣民間故事、社會事件,頗能引起觀眾共鳴。
2.民國五十年代──政府全力輔導國語劇情片的發展,開辦金馬獎,推出蚵女養鴨人家等「健康寫實」電影,加上香港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影片在臺掀起旋風,終於壓倒臺語片的聲勢。
3.民國六十年代左右──內政與外交相互激盪,導致銀幕上盛行遁離現實題材的文藝愛情片、武俠片,以及振興華人尊嚴的精武門等功夫片;政府則加強製作政治宣傳電影,激勵民心,如英烈千秋、梅花等。
4.民國七十年代後──臺灣影壇以光陰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等片掀起「新電影」浪潮,這些作品多以清新寫實的拍片手法,描述戰後臺灣經濟社會發展經驗,奠立了國片蜚聲國際的先聲。民國七十八年,導演侯孝賢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其後,李安蔡明亮等人作品,也秉持人性關懷的視野,連接獲得國際矚目。
5.其他──
(1)戰後臺灣放映的境外電影,一直以美國好萊塢、香港影片為大宗。
(2)近年為滿足觀眾多元化的看片取向,也引進其他國家的作品。
(3)在境外電影的技術與行銷居於優勢的情況下,國內製片環境日益萎縮,加重了國片工業的危機。
 
 
 
 
 
電視
戰後臺灣從農業過渡到工業化社會的階段中,廣播一向是民眾吸收新聞資訊、進行娛樂休閒最為便捷的媒體。
1.電視開播──
(1)民國五十一年,臺灣電視公司開播,臺灣正式進入電視時代,
(2)接著中國電視公司、中華電視臺陸續開播,電視機日益普及,無線電視逐漸成為大眾休閒的主要管道,也形成政府穩定統治的重要工具。
2.發展情況──
(1)民國五十八年,中視播出晶晶,開啟了電視連續劇的拍攝潮流。
(2)解嚴前,方言節目播映頗受限制,但黃俊雄布袋戲、楊麗花歌仔戲仍能掀起收視熱潮,形成蔗民社會的珍貴記憶。
(3)電視臺每年轉播青少年棒球隊勇奪世界冠軍的畫面,也在外交失利的民國六年代,凝聚了全國人心。
(4)政府解嚴後,持續釋放廣播電視資源,開放設立廣播電臺,輔導整合有線電視業者,並同意成立第四家無線電視臺。
(5)近年來,基於尊重多元文化、促進族群融合的理念,也陸續設立了公共電視臺、客家電視臺、原住民電視臺。
(6)有線電視的節目類型日趨多元,經營手法活潑,已逐漸形成國人新的收視習慣。
 
 
 
 
 
 
流行音樂
1.臺灣的流行音樂在日治後期已開始發展,以臺語歌謠為大宗,後來因戰爭動員而沉寂。
2.戰後初期,臺語流行歌謠一度復甦。
3.及至中央政府遷臺後,推行反共愛國歌曲,並禁播不見容於官方的詞曲,整體創作環境受政治力干預極深。這時,從香港傳入的國語歌曲甚為風靡,青年學生則醉心於美國輸入的音樂,逐漸落居劣勢的臺語歌則經常套用日本曲調,或以歌詞反映工業化過程的時代心聲。
4.民國六十年代時,知識青年疾呼「唱自己的歌」,掀起清新的校園民歌風潮,也跟著帶動了本地國語歌壇的創作風氣。其後,由於政治社會的變遷,臺語、客語、原住民歌謠也在回歸鄉土的文化熱潮中,有了較佳的創作發展空間。
5.近年來,臺灣尤其依靠成熟、靈活的產製行銷能力,躍為華語歌壇的重心,張惠妹、周杰倫等人的歌曲已是新一代華人的共同記憶。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反共文學的形成
背景
中央政府遷臺初期,臺籍作家運用中文寫作的能力有待培養,對於政治也多畏避,因此當時文壇的主要耕耘者是從中國大陸來臺的作家。
特色
這些作家常以批判中共、懷念大陸原鄉的題材寫作,形成反共文學、懷鄉文學的時代創作特徵。
 
 
代表
(1)姜貴旋風。
(2)王藍藍與黑。
(3)司馬中原狂風沙。
(4)其他:政府也提倡戰鬥文藝,帶動軍人寫作風氣,作品中同樣流露反共色彩。
西方文學的引進
這時的文學環境由於深受政治影,較為閉鎖,但仍有人吸取西方現代思潮,發表實驗性格鮮明的創作。
 
1.夏濟安創辦文學雜誌西方文學的引進,探索現代文藝的表現形式。
2.白先勇等人以現代文學為園地,移植西方現代文學的理念技巧,挖掘個人心靈與時代環境的衝突關係,稱為「現代主義派」,具體作品以白先勇的臺北人、王文興家變等小說為代表。
3.文星雜誌也致力推介現代文學,扮演了思想文化啟蒙的重要角色。
鄉土文學的興起
背景
民國五十年代,反共、現代文學仍是臺灣文壇最重要的兩股創作路線,不過前者曰益僵化,流於八股,後者幾乎西化,多與現實環境脫節。
創作陣地
一些本地出生的作家遂以臺灣文藝、笠詩刊等刊物為創作陣地,採取寫實的筆調,重拾本地鄉土題材。
 
 
興起
民國六十年代後,臺灣的內政與外交面臨空前挑戰,同時,工業急速發展的結果,造成農村凋幣、都市問題叢生,不少本土作家為了關注農民、勞工等底層人民的遭遇,作品中不時流露批判精神,終於引發文壇爭論,導致民國六十六年的鄉土文學論戰。此後帶有尋根色彩的鄉土文學日受重視。
重要作家
李喬、黃春明、楊青矗、王拓等人。
 
多元的文學呈現
時間
解嚴後,社會日益開放,文學發展呈現更為多元的面貌。
特色
題材多樣,技巧豐富。
代表
李昂、朱天文等人的作品尤其勇於挑戰性別意識,穿梭於現實與虛構之間,表現了創新求變的創作風格。
網路文學
近年來,網際網路掀起網路文學的風潮,也擴大了創作和閱讀空間。
三、從傳統走向創新的美術與戲劇
 
 
 
 
美術
 
1.政府遷臺初期──畫壇主流是大陸來臺的水墨畫家與日治時期學院訓練下的本土西畫家,多以傳統技巧入畫。
2.民國四十年代後期──畫壇新生代引進抽象畫等西方現代繪畫技巧,表現了求新求變的創作企圖,導引了五十年代美術的西化走向。
3.六十年代鄉土運動勃興後──刺激了繪畫題材本土化的思考和素人藝術的抬頭。
4.民國七十年代中期後──隨著政治解嚴,繪畫生態開始展現自由多元、實驗性質強烈的前瞻風格。
 
 
 
 
 
 
戲劇
1.兩大系統──戰後臺灣戲劇大致呈現兩大系統。
(1)繼承本土淵源,以臺語演出的新(話)劇、歌仔戲、布袋戲。
(2)從中國大陸輸入國語話劇、京劇、各地傳統劇種。
2.各種劇種發展──
(1)本土劇種在政府厲行國語政策、扶植大陸劇種之下,僅能在戲院「內臺」流傳,成為庶民大眾的主要娛樂。
(2)電影、無線電視相繼興起後,各劇種均受波及,產生變化:      
1 臺語新劇銷聲匿跡,歌仔戲、布袋戲若非改投「野臺」演出,便是轉戰電視螢幕,講求聲光效果。
2 國語話劇與京劇為契合時伐需要,開始融入創新元素。
(3)目前戲劇情況:目前舞臺戲劇表演已是臺灣最富活力的藝術活動之一。
1 小劇場演出尤具前衛意識,創作力豐富。
2 歌仔戲、布袋戲等本土藝術,也在明華園、霹靂等劇團的多角化經營下,重新獲得了國人重視。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戰後臺灣文化的新組合
臺灣是由原住民與不同階段移民共同組成的社會,加上四百年來政權更迭頻繁,因此具有豐富多元的文化色彩,其中尤以中國大陸的文化傳承、日治時期發展經驗的影響最深。
 
 
 
 
 
 
 
 
戰後臺灣文化發展
1.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後──為清除日人留下的文化氣息,乃採取以中國文化為本位的方針,強力推行國語教育, 改街道地名等,灌輸臺灣人民對於中國的國家認同。
2.中央政府遷臺後──繼續貫徹上述文化方針,以官方力量規範文化發展,貫徹反共國策。這些做法雖有助於統治秩序的穩定,但也妨礙了文化的自主發展。在此種文化一元的大環境下,當時的西方文化思潮有時透過美國等管道適度引進臺灣,多少為單調的文化環境注入一些活水。
3.民國六十年代──臺灣的經濟、社會結構產生極大變化,國人反省之際,開始出現注重鄉土文化的聲音。
4.解嚴前後──政治、社會環境逐漸開放,文化朝向多元化發展,本土文化尤其獲得國人與官方的重視。
5.民國八十年代後──
(1)民國八十年,政府成立文化建設委員會,此後尤其普設地方藝文展演場所,致力保存文化資產,推動各項文化活動。
(2)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世界的成形,資訊流通已無國界之分,使得臺灣的文化發展更加受到多元價值的影響,呈現繽紛多彩的樣貌。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母體---文協
時間:1921成立
蔣渭水(大稻埕---大安醫院)與林、蔡響應
知識營養不良症
成員:知識份子、青年學生
活動方式:讀報社----文化講座---夏季學校---巡迴演講---電影巡迴隊---放電影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台灣史上第一黨---台灣民眾黨
【黨魁---蔣渭水】
時間:1927~1931   
主張:1.民主政治     2.經濟組織(賦役) 3.改革社會制度
路線:調和民運、階運
活動:反對1.官有地組台灣拓殖會社
          2.鴉片吸食*
          3.侵華
          4.日人加俸
          5.霧社事件*
      其中 (.鴉片吸食*)、(霧社事件*)曾電『國聯』派員調查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化協會分裂
分道揚鑣---
受社會主義影響       左派     爭執     1926分裂:
 
右派
 
蔡惠如、林獻堂
啟蒙/文化/知識教化
左派
連溫卿、王敏川
 
農工/階級運動
中派
 
蔣渭水
全民運動(全民解放運動)
 
1927年分裂:
連溫卿、王敏川
 
激進的 農工運動
蔣渭水
台灣民眾黨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運河」,全名叫「京杭大運河」,又稱「京杭運河」。連接北京與杭州,南方的糧食、絲綢和物資,經由大運河航運送到北方,是當時是重要的經濟命脈。大運河全長1,782公里。

開鑿大運河,工程浩大--始於春秋時期到隋朝時開鑿通濟渠、永濟渠和江南河,用千萬民工長達30年,當時的大運河全長已有2500公里。到了元朝,大運河改造完成,至此大運河終告完成。

它是全世界最早、也是最長的一條,更是重要的航運系統。蘇州的盤門、寒山寺等古蹟,和她密切相關。

參考來源: 蘇州/京杭運河 最早開鑿的古運河 - 大陸.港澳 - 遊遍天下 - udn旅遊休閒 (在「Google 網頁註解」中檢視)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6) 人氣()

 

 

第一章            早期台灣

 

第二章           原住民族

 


 

台灣史特色

 


 

移民天地、政權頻繁、海洋性格(貿易為導向)、多元文化

 

考古發展:

 


 













































發現時間

 




文化名稱

 




發現單位

 




1896 

 




芝山岩




 




1897 

 




圓山




 




1928




 




帝大文政學部---- 

 




1964



芝山岩、圓山、大坌坑



台大考古隊

 




1968



八仙洞長濱文化




 




60年代



「濁大計畫」




 




70年代



卑南、十三行




 



 

史前文化:

 


 

分期標準:(地質年代)、(生產方式)、(居住型態)、(工藝技術)

 















































分期

 





 




分布

 




特色

 




代表

 




舊石器晚期

 




5~3~~~~5000年前

 




台灣東部、恆春半島


西南部丘陵

 




採集、漁獵、用礫石砍噐



長濱文化


台南「左鎮人」

 




新石器早期

 




6500~4500年前

 




居民來自東南沿海【越人】

 




粗繩紋陶文化


農業出現(游耕)

 




大坌坑



 




新石器中期

 




5000~3000年前

 





 




繩紋紅陶文化


農業(小米、稻米)


製陶技術、部落社會


陪葬品、棺具



圓山、牛罵頭、牛稠子、


牛稠子文化墾丁遺址



新石器晚期

 




3500~2000年前)

 




文化有往來



 




彩陶、黑陶


麒麟文化--巨石 


卑南文化---墓葬群 


玉器陪葬                                                           



芝山岩、卑南(人獸形玉玦)、麒麟文化(巨石崇拜)



金屬器時代



2000年前~400 

 




西部海岸(金屬器時代)東部及丘陵(金石並用)



用鐵、多社聯盟、族群關係複雜


有交易行為---十三行出現----東南亞、中國器物    

 




十三行、番仔園、蔦松、靜浦    

 



 


 


 

四、原住民族群與分布:

 


 

族群名稱由來演變

 























































由來

 




名稱

 




 



陳第:「東番記」

 




東番

 




 



漢化+居住地

 




「生番」、「熟番」

 




 



日治

 




「蕃族」、「高砂族」



 



36

 




山胞----平地、山地



 



學術上



土著、南島語族



 



1980年代後



「原住民」



 



名稱

 




定義

 




包含族群

 




平埔族

 




文獻+習俗 (已漢化)

 




馬、凱、道、巴、巴、貓、洪、西



高山族(未漢化)




 




葛、賽、泰、太、邵、鄒、布、魯、排、卑、阿、達

 



 

五、文獻中原住民:

 


 
















南島語族分布

 




南島語族來源(二說)

 




西:馬達加斯加


東:復活島   


南:紐西蘭  


北:台灣



由亞洲大陸向外擴張(靠北赤道潮朝洋流北上)



台灣是擴散起點(台灣是南島語族原鄉)


 


 


 



























書名

 




作者

 




內容

 




重要性

 




東蕃記



陳第(随沈有榮來台剿倭(17世紀初)



曾文溪以南,西拉雅人生活、文化特色 母系社會


‚祭司---ㄤ姨



第一編原住民的觀察報告



1624治台-----荷蘭東印度公司牧師



康第紐斯(甘地


丟斯.干治世)      赴新港社傳教



西拉雅住家(竹子築成)


‚主要作物:稻米(釀酒)、瓜果、香蕉


ƒ漁業---婦女也會捕


„村落(氏族內婚)為主,男女各與家人同住


…部落大會---由(40~42歲)男性執行


†ㄤ姨-----掌村民宗教、生活



1630來台西班牙神父



艾斯奇維                                                     



 




17世紀大台北區原住民活動



‚大雞籠      600人,金包里社約1000多人,兩社互相競爭



ƒ大雞籠社不耕作       行修屋、弓、釜、衣服


„ 擅長交易(海上交易)


 

六、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

 


 














































政治組織

 




社會組織

 




部落為單位



母系社會

 




阿、卑、部分平埔



 




聯盟組織



 




大肚番王



父系社會



布、賽、鄒-------「氏族」是部落重心



世襲制



排、魯、鄒



貴族社會



排、魯



 




推選



阿、布



祭團



泰、太---以「祭團」維繫部落生產活動、社會規範



 




部落運作與征戰樞紐



西拉雅的「公廨」



漁團組織



達悟族達悟族----共同造船、捕魚、平分漁獵



阿美的「年齡組織」



 



鄒的「會所」



 


 

   

 



























經濟活動(狩獵、捕魚、粗放農業

 




農業(女耕)

 




工具---手鍬、手鋤


方式:游耕(輪耕)


‚作物---旱稻、小米、薯類,勞動力(女性)為主

 




狩獵(男獵)



男性負責,獵殺(鹿、山豬、羌)



漁撈



阿、達、邵


---「浮嶼誘魚法」


‚達悟--「點火把」誘魚



交易



證明:西部有東台灣的玉,中國唐、宋的銅錢



「以物易物」----以硫磺、鹿皮、黃金換鹽、布、鐵


 


 


 




































宗教信仰

 




手工藝

 




特色

 




例如

 




材料



工藝種類



例如



泛靈信仰--自然、祖靈



 




阿美---豐年祭



「就地取材」、麻、竹、藤



 




雕刻



排灣、魯凱的祖靈柱



賽夏---矮靈祭



製陶



阿美、達悟



排灣---五年祭



 



平埔族---西拉雅(祀壺)----拜「阿立祖」 



 


 


 


 


 


 


 


 

第二節  荷西統治、鄭氏政權

 


 

一、海洋台灣的崛起:1617世紀

 




















地理位置重要

 




重要性



大航海時代

 




西人來的目的

 




貿易據點

 




中國大陸東南


西太平洋交通樞紐


東亞海域樞紐



15世紀末16



貿易與傳教


葡人:信「天主教」


荷人:信「基督教」



、葡人據點:澳門


‚西班牙人:佔領(呂宋島)、北台灣


ƒ荷蘭人:佔領(印尼)、南台灣                         


 

17世紀是台灣「國際競爭,」及「歷史時代」之始 

 





















































原住民、漢人、日人活動

 




原住民

 




馬賽人(巴賽人)---凱達一支



擅航海、交易、計算,具商業手段



漢人

 




先到澎湖捕魚




 




元代



設巡檢司(派出所),澎湖為中國版圖



 




明朝

 




 




內「海禁政策」,


---設「市舶司」



禁民間與外交易,倭寇騷擾中國沿海,澎湖為走私中心



明末

 




加強澎湖防務,走私中心轉到台灣---成海盜巢穴



海盜集團-----林道乾、顏思齊、李旦-----鄭芝龍整合,1628年受招安,成為合法海盜



日人

 




16世紀末



豐臣秀吉對台灣高山國有野心



17世紀初



德川家康兩度來台,仍無結果



德川家康



「鎖國」政策_----日人活動停止


       

 

二、荷蘭的統治:

 


 

郭懷一抗荷事件

 


 

















時間

 




原因

 




經過

 




影響

 




1652



甘蔗量少家徵收「人頭稅」漢人不分男女老幼,滿7歲就收取



荷人以武力對付漢人死傷不少

 




鄭成功攻荷蘭人成功助力



 



 

三、荷治時期社會與經濟:

 


 


























社會

 




經濟(台灣是國貿轉運站----日本與中國是主要貿易國)

 




農業開墾-----(漢人第一次移民潮-



轉口貿易 



 




中國到


日本、歐洲、荷蘭



轉口商品



生絲、綢緞、瓷器、藥材



南洋香料---轉售到


東亞大陸、歐洲




 




 




香料



 




台灣土產 


到日本、東亞大陸、歐洲




 




土產_----蔗糖、稻米、鹿角、鹿皮


 

濱田彌兵衛事件(荷日衝突

 


 















時間

 




原因

 




結果

 




1626~1632)共六年

 




日本拒繳----經過台灣的日本商船---貨物輸出稅

 




荷蘭屈服,日重開長崎商館,但1635年日本德川鎻國---來台日商船減少


 


 


 

四、西班牙在北台灣的統治:

 


 



















時間

 




地點

 




目的

 




成效

 




統治不順

 




1626~1642



 




基、淡、宜


建城堡


基隆----聖薩爾瓦多城(已不存在)


‚淡水---聖多明哥城(紅毛城)



傳教---天主教(中國、日本)、貿易(東亞)



 




6座教堂---4000信徒(原住民為主)



 




1636---原住民殺神父


不滿徵食物稅,驅逐淡水的西班牙人


駐兵水土不服


重心轉往菲律賓----菲律賓發生_---穆斯林反抗事件


1642----被荷蘭人擊退


 

五、鄭成功建漢人政權:

 


 






















































時間

 




家世背景

 




稱呼

 




攻取台灣經過

 




建立政權

 




1661~1683


治理大多在鄭經時代



 




原名鄭森,海盜父親鄭芝龍(1628投降明朝)




 




 




 




 




1659---鄭攻陷鎮江,逼近南京,惜失敗(兩江總督擊敗),退守廈門


16614月,何斌


建議攻取台灣


登陸地點:鹿耳門



 




台灣第一個漢人政權



 




 




 




 




 




 




 




 




 




受唐王喜愛賜姓朱,名成功--「國姓爺」


唐王---封他為「忠孝伯」招討大將軍



國姓爺



 



忠孝伯、招討大將軍



 




桂王---封他為「延平郡王 



延平郡王



行政措施(一府二縣)

 




承天府

 




承天府於台灣(今台南)

 




安平鎮



熱蘭遮城為安平鎮



東都明京



普羅名遮城為東都明京



大興縣



 




以新港溪(今鹽水溪)為分界,北路為大興縣,縣治在今台南縣佳里鎮



萬年縣



南路為萬年縣,限制在今台南縣仁德鄉



職官



職官沿襲明朝,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海禁政策

 


 


























朝代

 




時間

 




目的

 




內容

 




影響

 





 





 




防倭




 





 





 




1656

 




防鄭- 

 




禁商民船隻私自出海;


違者以保甲連坐法,內遷粵、閩、浙、蘇、魯沿海五省居民30~50里,燒民居及船隻,片版不許入海



鄭成功招兵買馬困難


 

六、鄭氏政權的治理與經營:

 


 



























































內部經營

 




土地開墾

 




漢番衝突

 




文教方面

 




軍屯政策


營盤田


官田


文武官田



與大肚番王衝突不斷---1670年「大肚番王」部眾之一的沙辘社,遭鄭氏部將劉國軒殺戮剰6人,幾乎滅族


‚1680----鎮壓_-----因徵糧(抗清之用),引發新港、竹塹等涉原住民反抗



引進漢文化


陳永華建議於1665年建孔廟(全台首學)、設學校


‚台灣最早詩社----「東吟社」----沈光文在荷治時期就開館授徒,鄭氏時期---續在羅漢門、台南教化



對外關係



再退荷人--- 

 



 荷人於1664再佔基隆,被鄭經擊退


 ‚荷人於1668放棄---因基隆貿易不佳、謠傳鄭經仍會出兵

 




發展貿易

 




海上勢力

 




對抗清廷

 




對象



日本、呂宋



鄭氏初期仍有廈門、金門



鄭經時代---五次談和不成---條件四項



對日輸出



蔗糖、鹿皮


由中國轉銷日本的絲、藥材



‚1670英國與鄭經(台灣王)簽約---設商館於安平----英國希望透過台灣(地緣優勢)和中、日通商


ƒ三藩之亂---鄭經向英國買武器(槍械、火藥),後敗



‚鄭氏降清---1681鄭經去世,鄭克臧繼位---被馮錫範和劉國軒害死,立鄭克塽為王---馮錫範為實際統治者---政局不穩



對東南亞



轉輸金屬



ƒ施琅攻台:1683攻台,鄭克塽投降



輸入



軍事物資




 



           

 


 


 


 


 


 


 


 


 


 


 

第三章           清代長期統治

 


 

消極的治台政策:「棄留」爭議

 


 



























































主張

 




代表

 




內容

 




結果

 




棄台

 




康熙帝



無價值,主張「遷其人棄其地」

 




失敗



留台

 




施琅



因為台灣國防重要、土地富饒

 




勝利---1684(康熙23年)納台灣入版圖                   



消極的治台政策

 




時間

 




目的

 




防範措施

 




初期~~1875 

 




「為防台而治台」



 




官滿三年就調離,不准攜帶家眷


 ‚班兵制---駐軍三年輪調換班


 ƒ限生鐵入台,防人民私鑄武器


„漢蕃隔離---不許漢人入山


…在台無妻室產業或犯徒罪以上者---遷回中國


渡台禁令頒布



渡台禁令頒布及影響

 




措施

 




需有墾照----航行許可證


‚不准攜帶家眷以及招致家眷


ƒ不准廣東人來

 




影響

 




延遲開發:和人被迫回原籍者十多萬人,佔台人一半人口,造成=---「人去業荒」


社會問題嚴重


男女比例失衡_-----娶妻不易,有重聘金及童養媳現象


‚平埔族人數減少---漢人男人娶平埔族女人為妻


ƒ社會治安惡化----羅漢腳(單身男子)很多

 




執行情形

 




偷渡盛行:閩、粵人民生活不易


數度放寬---准許良民入台

 



‚正式廢除----1874年日軍犯台---沈葆楨奏請廢除---積極治台開始

 



           

 

行政區劃的演變:消極治理----表現在(行政區劃)

 


 




























地方行政

 




演變因素(消極被動)

 




福建省

 




「三級制」

 




轄區甚廣   


‚民變、械鬥頻生 


ƒ漢界擴張  


„人口增加  


…外患入侵



台灣府----台、諸、鳳三縣

 



台灣建省—1885年:


‚與福建分治---1888


       



 










---台灣廈門兵備道道臺



 




知府



知縣



「台灣鎮總兵」掌治安

 



 


 


 


 


 


 


 

台灣地方行政區劃

 


 























































































建省前(消極被動)

 




時間

 




地方行政區劃

 




原因

 




結果

 




康熙-1684 

 




一府三縣 



台灣府----台、諸、鳳三縣



為防台而治台康熙平台後

 




轄區甚廣

 




雍正元年(1723年)

 




一府四縣


一廳



增設彰化縣、淡水廳(今大甲溪以北)



朱一貴事件----1721年(康熙60年)



 




增設縣廳

 




雍正五年(1727年)



一府四縣


二廳

 




澎湖廳(裁撤巡檢)




 





 




 




 



乾隆52年(1787年)



一府四縣


二廳



改諸羅縣為嘉義縣



林爽文事


1786年(乾隆51年)



 





 




嘉慶16年(1811年)



一府四縣


三廳



増設葛瑪蘭廳(今宜蘭)




 




宜蘭漢人移墾日多


因受海盜侵擾



同治13年(1874年)




 





 




日軍犯台

 




開始積極經營



 




光緒元年(1875年)



二府八縣四廳



擴大為二府(台北、台灣)----沈的建議,八縣、四廳



牡丹社事件


日軍犯台

 




建省後的地方制度(光緒14----1888年)----劉銘傳建議調整



時間

 




地方行政區劃

 




原因

 




結果

 




光緒14----1888



三府一州十一縣四廳



三府:台北、台灣、台南


 ‚一州:台東直隸州(原卑南廳改設):


ƒ十一縣:另増安平(舊台灣縣改名)、台灣縣(今台中)、苗栗縣等


„四廳:另増南雅廳(今桃園)等




 



劉銘傳建議調整



開始積極經營



 



               

 


 


 


 


 

四、土地拓墾:

 


 


































































































拓墾方式

 




方式

 




現象

 




墾戶(墾首)向官府申請墾照,再招募眾人開墾,開水圳



.一田二主----因為


墾戶向官府申請土地很大劃分成數塊,再招佃戶開墾

 





 





 




解釋名詞

 




意義

 




大租

 




佃戶向墾戶繳租,墾戶向佃戶收租

 




小租



佃戶可以招來佃農替他耕種,佃農繳給佃戶的地租



大租戶



墾戶因收取大租,稱「大租戶」,但是必須向官府繳稅----稱「正供」



小租戶



佃戶相對於大租戶,稱「小租戶」



「正供」



墾戶必須向官府繳稅----稱「正供」



番大租



向原住民取得土地耕作權者,要向原住民地主交租,稱「番大租」



拓墾區域

 




方向

 




開發區域

 




由南到北



由原來的府治(今台南市),漸向北延伸,越過斗六門、半線、竹塹


西部平原的開發,在康熙末年已飽和,十八世紀初「陳賴章墾號」進入台北盆地



先西後東

 




 18世紀末,吳沙入墾蘭陽平原


‚19世紀中,「金廣福墾號」進入新竹東南山區



拓墾與地名(遺留土地拓墾的遺跡



地名

 




意義

 




五股


七股

 




「股」

 




墾戶募集資金,廣招墾丁開墾,墾成後分配土地股份

 




頭份


十分寮

 




「份」(分)---持分

 




合力出資開墾者,按股份所得分得的土地再細分,等到聚落形成時,常以分得的份数為地名

 




如三張犁、七張、六甲



「張」張犁」、「甲」

 




土地計量單位

 



一甲為十分,開墾者以耕墾五甲土地配一犁,,所以「張」、「張犁」就是指五甲田,如三張犁、七張、六甲



五結、金六結



結首制


多集中在蘭陽平原

 




具結申請墾照

 



具結申請墾照後,將各結首編號,以劃分地段


           

 

五、水利開發:(可以抽取水租

 


 







































代表

 




時間

 




灌溉區域

 




修建過程

 




名稱由來

 




八堡圳(又名施厝圳



十八世紀初由施世榜出資



彰化平原南部一帶


引濁水溪之水

 




歷經多次籌引濁水溪水源,都未成功,後有人繪圖教以疏鑿之法,終於開成



圳頭在今二水鄉,灌溉當時彰化縣十三個堡中的八個堡,故稱八堡圳



瑠公圳



十八世紀中葉由郭錫瑠父子先後修建



 




青潭水源灌溉台北盆地東南區土地



水源常遭泰雅族破壞,橫越景美溪的水圳工程也屢遭壓毀,後來郭錫瑠娶泰雅族女子,工程得以進行,其子則建設了尖底水道,克服了橫越溪流的困難



瑠公圳是台北盆地內最大的水利設施,灌溉面積一千餘甲



 




曹公圳



十九世紀中葉興建,又分舊圳和新圳



 




今高雄市全境



 




舊圳由鳳山知縣曹謹倡修,地方人士為感念他的貢獻,因而命名曹公圳,後地方士紳籌建新圳



曹公圳是台灣南部最大的水利設施,約有四千餘甲



貓霧□圳



約在十八世紀初,由張達京等人修建



台中盆地水圳



水圳分為上埤和下埤,都在雍正年間從平埔族岸裡社以「割地換水」方式,由漢人出資修建,開圳者取得一部分土地,而岸裡社取得一部分水權


 

農業生產

 


 




















主要作物

 




作物加工

 




外銷地區

 




稻米、

 




地主經營「土壟間」(碾米廠)加工



華南地區



甘蔗



由傳統「糖  □」製成紅糖和白糖



中國、日本,再轉銷香港、澳洲、北美洲等地

 



 

區域分工

 


 
































<> 


















<> 




<> 








































.分工背景

 




分工區域

 




分工形成

 




分工結果

 




 



與清代台灣產業型態中所謂「男耕,女不織」現象有關



 




台灣本身不產棉與絲 ,開墾之初日用品,由中國內地供應


台灣米、糖是內地所需



台灣提供大陸農產品,大陸提供台灣手工業產品

 




使台灣資金及勞力能專注於農業生產,使清代台灣農業發達



 




 



 

行郊意義

 




產生背景

 




輸出品

 




輸入品

 




 



同業公會


進出口商



避免同業競爭、維持貨價與交易秩序



米、糖

 




日常生活用品

 



 
 

名稱意義

 




 



早期

 




後期

 



 

貿易地為名:北郊、泉郊、廈郊、港郊



商品類別

 



「糖郊」、「米郊」、「布郊」、「藥郊」



 



 

「北郊」:台南郊商 ,以江浙以北為貿易區域


泉郊、廈郊:鹿港商人以泉州、廈門為貿易地


 

港郊:以台灣港口為商圈-稱為「港郊」


 

港口發展



 



發展背景

 




在縱貫鐵路開通前,台灣南北貨物主要依靠各港口海運



 



重要口岸

 




台灣府城(今台南市)



是清初台灣與大陸間的唯一合法口岸


 

鹿港、艋舺(今萬華)



隨著貿易量的增加,相繼開放而繁榮,聚落及街市相繼發展


 

意義

 





反映台灣由南而北的開發,遂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說



 


               

 


 

第二節  社會文化的變遷

 


 

清代台灣的械鬥

 


 
















































定義

 




漢人移民來自閩粵各地,因為生活習慣、身分認同、生存競爭、利害衝突



原因

 




經濟因素

 




爭奪田地、水源

 




社會因素

 




遊民人數不少,生活習性不同



政治因素

 




行政區域遼闊,官員貪贓枉法




 




 




 




 




 




 



形式

 





 



不同祖籍之爭

 




閩客之爭-康熙年間朱一貴事件,客民以「義民」助清軍平亂,攻打閩南村莊,造成後來閩客械鬥



‚漳泉械鬥-乾隆年間的林爽文事件,初期即是由漳泉械鬥開展



不同姓氏之爭

 



蘇、黃

 




同治年間竹塹(今新竹)北門蘇、黃兩姓械鬥,後經林占梅鎮壓才平



職業團體之爭

 




同行利害衝突,如「挑夫」、「樂工」等職業團體間的械鬥,兩次械鬥都發生在宜蘭




 




 



商業利益之爭(頂下郊拼

 




1853年(咸豐三年)「頂下郊拼」,因爭奪淡水河艋舺(今台北萬華)商業地盤,引發「下郊」的泉州籍同安人聯合漳州人攻擊「頂郊」的三邑人(惠安、南安、晉江三縣),後來同安人落敗,遷往大稻埕(今台北市大同區)發展


       

 

民變迭起

 


















 



背景

 




1)苛稅的徵收          2)經濟的剝削


3)腐敗官吏不當措施    4)游民、秘密會社鋌而走險



社會秩序混亂

 



不穩定的社會

 




「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


械鬥不斷、民變頻仍,反映清代台灣是個不穩定的社會

 





 



三大民變

 





 



朱一貴事件、林爽文事件、戴潮春事件械鬥不斷、民變頻仍,反映清代台灣是個不穩定的社會


 


 


 









































































朱一貴事件

 




時間

 




原因

 




經過

 




結果

 




1721年(康熙六十年)



台灣知府王珍之子需索無度,引民怨

 




a.在羅漢門(今高雄旗山、內門一帶)以養鴨的朱一貴,借明王室後裔起事


b.朱一貴部眾攻陷府城,文武百官逃往澎湖


c.朱一貴遷入府城,自稱「中興王」


d.北路賴地、南路客籍杜君英率眾響應


e.七天之內全台(台灣、諸羅、鳳山三縣)落入朱一貴之手



清廷派兩萬人平定,前後五十天



 




影響

 




增設彰化縣、淡水廳(今大甲溪以北)


澎湖廳(裁撤巡檢)



林爽文事件

 




時間

 




原因

 




經過

 




結果

 




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



北部天地會發生抗官事件,官府派人積極查辦會黨問題,原居彰化縣大里杙庄(今台中大里)的地方會黨領袖林爽文等人受到牽連而起事             



a.林爽文於茄荖山(今南投草屯)號召天地會成員起事,進攻彰化城,建元「順天」


b.南部的莊大田也在鳳山響應,一時之間驚動全台


c. 平定者---陜甘總督福康安率大軍來台,才將事件平定



歷時十四個月,是清代台灣規模最大的民變



 




影響

 




諸羅縣民也曾奮勇抵抗,乾隆皇帝為「嘉勉義行」,1787年將諸羅縣改名為嘉義縣



戴潮春事件

 




時間

 




原因

 




經過

 




結果

 




1862年(同治元年)



 




台灣兵備道道台孔昭慈下令剿辦八卦會



a.戴潮春為彰化四張犁庄(今台中市北屯)人,本為地方官員,後加入八卦會,會眾擁他起事


b.戴潮春原籍漳州,得不到泉州人支持,攻打泉州人為主的鹿港,形成漳、泉對立,泉州人協助官方



歷時最久


在官民合力圍剿下,戴潮春自殺,歷時三年餘



 




影響

 




清代台灣歷時最久的民變,也是首次由台勇參與平定的民變


                 

 

二、漢人與原住民的關係:

 


 




















清代台灣原住民分類

 




分類


「熟番」

 




定義

 



指服從政令,向政府徵餉者,計有129社,以平埔族居多



「化番」

 




意指「歸化生番」,係指與通事有交易關係者。此類原住民時而順從,時而反抗,不甚穩定,計有二百餘社



「生番」



指避暑深山,從未與清廷發生任何關係者,以高山族為主


 

漢「番」衝突

 




































背景

 




1)荷蘭時期---台灣的原住民,特別是平埔族,面臨被宰制的命運


2)清朝---壓迫原住民更甚。清初,隨著入台漢人移民漸多,為避免雙方衝突,採取禁絕措施



禁絕措施

 




「生番」地區



 




採封山隔絕政策,劃定土牛紅線(或稱土牛溝),嚴禁漢人越界入山開墾



「熟番」地區



 




原來禁止漢人承租平埔族土地,但因無法落實,遂於1724年(雍正二年)開放,讓漢人承租拓墾



原住民的反抗

 




原因



漢人侵墾壓迫



 




 




 




 




漢「番」的土地所有權觀念不同,漢人---土地私有制,原住民---土地是公共財,漢人常用狡詐、欺騙、強占侵墾原住民的土地



‚通事、官吏剝削



原住民鋌而走險,反抗官府




 



反抗事例

 




平埔族反抗事件計有六次,以1731年(雍正九年)的大甲西社事件規模最大,參與的「番社」幾乎被滅村



影響

 




造成「番童少雁行,番婦半寡居」的情景


 

平埔族的遷徙

 























































背景

 




在漢人勢力逼迫下,又反抗不成,現實環境所迫,開始遷徙。



時間

 




十九世紀 



遷徙情形

 




計有四次島內大遷徙



結果

 




帶動內山後山開墾的重要力量



平埔族的遷徙



遷徙時間

 




族群

 




遷入地區

 




第一次---1804

 



(嘉慶9年)

 




西部道卡斯、巴則海、巴布拉、貓霧栜部分部落



越過中央山脈,遷入蘭陽平原



第二次---1823

 



(道光3年)

 




西部道卡斯、巴則海、巴布拉、貓霧栜部分部落

 




進入埔里盆地,使原居的部分布農族、泰雅族人被迫往山區移動



第三次---1842

 



(道光22年)

 




部分葛瑪蘭人(蘭陽平原加禮宛等社)



沿著海岸南下,遷到花、東



第四次---1882

 



(光緒18年)

 




部分西拉雅人(原居台灣西南部)

 




繞過南台灣,進入台東,有的北上到花蓮


       

 

平埔族的漢化:

 


 





































































漢化結果

 




傳統生活改變

 




平埔族人的採粗放的農作和狩獵方式,但面臨地權喪失,土地面積縮小,傳統的生產模式不足以應付生活所需。



漢人強勢進入

 




 




經濟生活學習漢人的精耕、築水圳、牛耕等農耕技術



官府、通事的壓榨

 




在政治上歸化,在文化上被漢人同化。



 




漢化情形

 




語言消失

 




目前僅噶瑪蘭族尚保存傳統語言。

 




信仰消失

 




奉祀漢人的土地神、西方的耶穌基督,僅西拉雅族尚保有拜壺信仰



社會生活

 




文化淵原

 




清代臺灣漢人生活及民間文化多承自閩、粵




 




 




 




 




 




 




 




 




 



生活情形

 




飲食

 




以米、番薯為主食。


1 一般人純吃白米者甚少,大多採白米與薯混食。


2 雖有飼養家禽家畜,大多為了年節喜慶備用。


3 檳榔是當時臺灣社會常見的食物,也是待客必備的東西,相傳吃檳榔可以解除「瘴氣」。



衣著

 




沿襲大陸原鄉的服飾。


1 較富有家庭或士紳階層──男性著衫,女性穿高領對襟短衫。


2 中下層勞動階層──男性著較寬鬆的對襟短衫,女性著寬鬆的大襟衫。



住屋

 




1 一般農家──以竹木作柱,土埆作牆壁,再覆以茅草。


2 富有家庭──以瓦為頂。


3 住屋位置──受水源影響,村莊的屋舍往往以村井為中心,周遭多種刺竹,以防「生番」或土匪的侵入。



交通

 




1 陸地──牛車為主要交通工具。


2 河海──以舢舨、竹筏為主。



生活時序

 




臺灣農民大多依循「黃曆」的規範,如年中行事、作物種植時節、每天的吉凶等,農民都會參考。



娛樂祭典

 




1 娛樂──農村普遍的娛樂是看戲。


2 活動中心──各寺廟每逢祭典,都會謝神演戲,因此寺廟成為村民的社交場所。


       

 

民間信仰

 































多神信仰

 



由來

 




早期移民,由於渡海來臺風險極高,來臺後面對水土不服、傳統病、原住民抵抗、民變及分類械鬥等壓力,往往透過宗教祈求平安與保障。這些宗教活動主要表現在神明信仰祖先崇拜




 



神明信仰

 




共同神明



1 媽祖──為求航海順利。


2 王爺──為求消災去瘟疫。


3 土地公──為求拓墾平順。



原鄉神明



凝聚同一地區移民力量,例如:


1 泉州人──供奉保生大帝。


2 漳州人──供奉開漳聖王


3 客家人──供奉三山國王,「義民」信仰,是臺灣客家族群自主性格的表現,在朱一貴事件和林爽文事件中,客家移民所扮演的協助政府角色,即「義民」群體,一直是客家族群情感維繫的重要力量。




 



祖先崇拜

 




唐山祖

 




由同姓但未必具有血緣關係者所組成的宗族組織,祭祀他們在大陸的遠祖。



 




開臺祖

 




由血緣關係的同族興建宗祠,供奉在臺的第一位祖先。




 



其他

 




移民來臺的漢人大抵以從事拓墾的農民為主,因此傳統中國社會的節慶與民間信仰仍受重視,在慶祝節慶、祭祖拜神外,也伴隨許多民間技藝與戲曲的活動。


 

文教發展(從學校、科舉制度兩方面來看):

 


 


































學校

 




科舉制

 





 



儒學

 




官立學校,依府、縣行政區劃而設置,但清初臺灣儒學的設置並不積極。



生員

 



俗稱秀才

 




學子先參與府縣儒學的入學考試,通過後成為學校的生員

 





 



社學

 




係在鄉堡里坊設置官墊,以便偏遠學子就學。但朱一貴事件後,社學為義學所取代。




 



鄉試

 




每年於省城舉行,通過者為擧人。


早期為鼓勵臺人進考,有「臺」字號或「至」字號以保障名額

 





 




 



義學

 




亦稱義塾,或為官方所設,也有私人所立。除澎湖、噶瑪蘭兩地外,各地都有義學。義學又常與書院並立




 




 




 



會試

 




清代最高的國家考試,錄取者經殿試後為進士


乾隆以後的會試,臺灣在福建省之外另設一名額,以資保障

 




如彰化縣的白沙書院,即為彰化縣義學。



書院

 




1 乾隆以前幾乎全為地方官吏所建,以後漸由地方紳民辦理。


2 書院學規較嚴密,為當時士人所重視,是清代臺灣的文教中心。

 



3 清代各地都有書院,目前保存較完好的有彰化縣的道東書院、臺中縣的磺溪書院、宜蘭縣的仰山書院等。


 

社會階層:

 


 


































































清治早期

 




清治後期(新領導階層出現

 




 



上層

 




以清廷派駐的官吏為主

 




由來

 




文教普及、開港影響

 




 




 




 



中層

 




是土地拓墾的墾首或墾戶,如施世榜、吳沙等


還包括行郊富商,如鹿港的「泉郊金長順」。




 




 




 



出身

 




1 紳士──如開臺進士鄭用錫、霧峰林家、板橋林家等,因科舉、捐納獲取功名。


2 買辦──如因茶葉貿易致富的買辦李春生,影響大稻埕的發展,更是西方新思想引進者

 




下層

 




包括農民工人佃農等,生活並無保障,且游民人數眾多,是臺灣下層社會一大特色



移墾社會的轉型(文治社會的形成



士紳出現

 




隨著文教的發展,社會領導階層轉變為以士紳為主



社會價值取向

 




博取科舉功名,更重造福鄉里



時間

 




臺灣社會在十九世紀中葉漸由移墾社會走向文治社會



社會變遷探討:「內地化」與「土著化」的解釋──



內地化

 




土著化(本土化)

 




李國祁

 




陳其南

 




認為臺灣社會的變遷是一種向中國內地學習的歷程,結果臺灣由不穩定的移墾社會走向穩定的文治社會。


文治社會對母體文化產生強大的向心力,使中華文化徹底在此生根成長。



主張臺灣移民透過村落、寺廟神祇、宗族制度的建立、發展,已孕育出對臺灣本地地緣和血緣意識,


結果--不再以內地為認同標準,逐漸拋棄祖籍觀念,而以現居的地緣組織為其主的生活根據。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4~1從威權體制走向民主政治

 



 

 

 


































































































































































































































































從接收到省政改良

 









 








 








 








 








 






中華民國歷史概述

 









 








 






推翻滿清

 







(1)清末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根據馬關條約,臺灣割讓給日本。此時滿清統治下的中國依舊積弱不振,改革與革命的呼聲此起彼落。




(2)西元1911年(清宣統三年)革命黨人發動武昌起事,推翻滿清,次年建立中華民國。







 








 






民初政局

 







(1)民國建立後,政局動盪不安。之後中國國民黨(以下簡稱國民黨)領導國民革命軍北伐,於1928年統一全國。




(2)但內憂外患仍然不斷,日本的侵略尤為積極,終於在1937年爆發了第二次中日戰爭







 








 








 






中華民國接收臺灣

 









 








 








 








 






接收準備

 







(1)中日戰爭後期,國民政府鑑於日本投降指日可待,遂於1944年設立臺灣調查委員會,由陳儀擔任主任委員,進行接收臺灣的準備工作。




(2)19458月,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依照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將軍的第一號命令,臺灣由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派人接收。







 







工作展開(1945年)

 







(1)91日,國民政府在重慶成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臨時辦公處,由軍人出身的陳儀擔任行政長官。




(2)10月,接收人員與國軍相繼抵臺,隨即展開遣返日人和復員等工作。




(3)1025日,陳儀在臺北接受日本代表投降,臺灣從此納入中華民國的統治,行政長官公署在臺正式開始運作。







 








 








 








 








 








 






二二八事件

 







.時間

 







民國三十六年二月







 








 








 






背景

 









 






歷史隔閡

 







臺灣民眾脫離日本殖民統治之初,洋溢歡欣之情。但臺灣與中國分隔已近五十一年,發展經驗多有不同。







 






政治方面

 







1 來臺接收的官員未能事先充分體察,又因素質良莠不齊,「劫收」的傳聞不絕於耳。

 






2 此時行政長官陳儀集行政、立法、軍事大權於一身。在他的主政下,機關單位用人往往「牽親引戚」,臺籍人士擔任公職的人數比例與薪資所得都相對偏低。







 









 









 








 






經濟方面

 







沿襲日治時期的專賣制度,採取統制政策,設專賣局專營樟腦、火柴、菸酒等物資;設貿易局統籌農工產品的採購與經銷,導致民間的經濟活動極受限制。







 









 






社會方面

 







認為臺籍民眾受日本長期「奴化」,因此採取各措施強迫導正語言風俗,使得臺灣民眾倍覺受到歧視。

 









 









 









 








 






國共鬥爭

 







此時,中國大陸正陷入國共鬥爭的紛擾,政府加緊徵收臺灣物資以接濟大陸所需,導致臺灣米糧嚴重短缺,結果物價飛漲,失業人口激增。







 







導火線

 







二月二十七日傍晚,臺北大稻埕街頭因一起查緝私菸事件,釀成緝私人員和民眾的流血衝突。

 









 









 








 








 








 








 








 






經過

 







(1)二月二十八日,示威群眾前往行政長官公署請願,遭公署憲兵機槍掃射,死傷數十人,全市騷動。




(2)之後,事件迅即擴散全島,各地均起動亂,此時,陳儀同意民意代表與士紳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共同協商善後。




(3)不過,處理委員會進一步要求改革省政,陳儀虛與委蛇,實際上已向南京請兵。三月七日,處理委員會通過王添燈所起草的處理大綱,陳儀拒絕接受。




(4)三月八日,自中國大陸抵臺增援的國軍部隊展開全島鎮壓,陳儀接著於二十日起實施「清鄉」,均造成臺灣民眾的慘重傷亡。







 







影響

 







二二八事件帶給臺灣人民難以言喻的傷痛和恐懼,也為日後的族群關係,烙下長期陰影。







 







.補償

 







─直到民國七十九年,在民主化潮流的激盪下,政府開始正視這頁史事,成立專案小組調查研究,並於民國八十四年建碑紀念;公開道歉,為受難者進行補償。







 








 








 








 








 








 








 








 








 








 








 








 








 








 








 








 








 








 








 








 








 








 








 








 








 








 






省政改革

 









 








 








 








 








 








 






白崇禧的宣撫

 







民國三十六年三月,國防部長白崇禧奉命抵臺宣撫,發表政府對事件處理的原則,其中部分內容即納入二二八事件期間社會各方面的改革意見。後來,陸續落實的事項包括──

 






(1)調整臺灣地方政治制度:撤廢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設省政府,由文人出身的魏道明就任首任省主席,放寬對人民自由的各項管制。




(2)調整臺灣地方人事:省府委員及各廳處長酌增臺籍人士,臺籍公務員與外省籍待遇平等。




(3)縮小公營事業範圍:縮減公營的民生工業範圍,擴大私人經濟活動空間。例如:將專賣局改革為菸酒公賣局,開放樟腦、火柴業民營;撤消貿易局,允許民營煤礦。







 








 








 








 








 








 








 








 








 








 








 






陳誠的改革

 







民國三十八年出任第二任省主席,改革幣制,實施土地改革,臺灣省省政持續獲得改善。

 






(1)幣制改革




1 原本臺幣的匯率一直對準法幣(中國大陸的通行貨幣,後來改為金圓券)調整,但中國大陸因國共內戰造成通貨膨脹現象,也連帶嚴重波及臺灣,影響臺幣信用與物價甚鉅。

 






2 實施──民國三十八年六月,臺灣省政府遂以中央政府運至臺灣的黃金、白銀、外匯作為準備金,實施幣制改革,規定以舊臺幣四萬元兌換新臺幣一元,新臺幣的匯率轉而對準美元,通貨膨脹的現象暫趨緩和。

 






(2)土地改革:

 






1 措施──在發行新臺幣的同時,陳誠主政的臺灣省政府也開始推動「三七五減租」政策,開啟了戰後臺灣土地改革的序幕。其後經「公地放領」,到民國四十二年推行「耕者有其田」,共三階段。

 






2 過程──政府為實現耕者有其田的目標,乃以實物土地債券和四大公營事業股票,強制收買地主的耕地,並以分期攤還方式轉售佃農。不過,此時政府也規定,農民耕作所需的化學肥料應以稻榖向政府換取,即「肥料換穀」。由於此一規定,政府可從中獲取利潤,農民間接被迫損失了不少收益。

 






3 結果──有些地主得到股票後,轉而成為工業的投資者,促使民間資金投入工業生產,有助於日後經濟起飛。但不少中小地主則因股票不符價值而拋售,損失極重。臺灣當時的士紳大多具有地主身份,經濟力受到削弱的結果,自然減低其社會地位,反而有利於政府的威權統治



 

 

 

二、國民黨的威權統治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

 









 








 








 








 








 








 






國共內戰

 







(1)第二次中日戰爭結束後不久,中國大陸即陷入國共內戰的紛擾,國民黨及其領導的政府未能妥善解決經濟與社會失序的問題,導致民怨橫生。




(2)民國三十七年,國民大會選出蔣介石為行憲後首任總統,但此時國軍的優勢已逐漸消失,在各主要戰場遭共軍一一擊破。




(3)民國三十八年初,蔣介石在民心厭戰的局面下宣告下野,共軍趁勝追擊,導致中華民國政府撤出首都南京,輾轉遷徙。




(4)同年十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定都於北京。





政府遷臺

 







三十八年十二月,中華民國政府自四川成都正式遷抵臺灣,海峽兩岸從此分治。







 








 








 






實施威權統治之依據

 









 








 






背景

 







(1)中華民國政府遷臺以後,執政的國民黨一方面面臨海峽對岸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威脅。




(2)另一方面為鞏固在臺政權,乃積極加強各方面的控制,形成威權統治。





依據

 







威權統治的實施,主要是根據動員戡亂令戒嚴令

 






(1)動員戡亂令




1 民國三十六年七月,南京國民政府為戡平共黨叛亂,頒布動員戡亂令。

 






2 次年五月,公佈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授權總統為避免國家或人民遭遇緊急危難或應付財政經濟上重大變故,可以下令緊急處分,不受憲法的限制。

 






(2)戒嚴令:民國三十八年五月,臺灣省主席陳誠為防制共黨思想和活動滲入,頒布戒嚴令。







 









 






實施

 







民國三十八年底,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遷臺,此後即以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戒嚴令,控制整個政治系統的運作,長達四十年。







 







反民主憲政

 







臨時條款與戒嚴令本是非常時期的產物,未符合民主憲政常軌。政府遷臺後,由於國共依舊對峙,結果使非常時期的法令持續運作。

 






(1)在此種情況下,國民大會多次修改臨時條款,導致總統職權超出憲法規定範圍,例如:「得連選連任」、「得設置動員戡亂機構,決定動員戡亂有關大政方針」、「得調整中央政府之行政機構、人事機構及其組織」等,有利於強人政治的運行。




(2)其次,透過大法官會議解釋,原在中國大陸選出的中央民意代表,可繼續行使職權,不必改選,未能充分反映民意。




(3)再者,實施黨禁、報禁,並以檢肅「匪諜」、「叛亂者」為名,鎮壓異己,擴張情治系統勢力,形成所謂「白色恐怖」,冤案、錯案、假案頻傳,憲法明定的基本人權受到限制。





強人政治

 







政治強人

 







在將近四十年的威權統治下,蔣介石、蔣經國父子長期掌握最高權力。

 






(1)   蔣介石:於民國三十九年復行總統職權,此後四次當選連任總統,直到民國六十四年去世為止,歷時二十五年。在他晚年時,蔣經國已漸掌控大權。




(2)蔣經國:民國六十七年當選總統,至七十七年一月去世為止。







 









 








 








 






威權統治

 







(1)蔣氏父子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個人意志決定施政方針和政策。




(2)執政的國民黨長期壟斷政治資源,以黨治國,領導階層是高度一致的統治菁英,並且整合於共同的政治利益下,其他政治勢力只能居於陪襯地位。







 









 






政治鬆動

 







民國七十年代後,隨著臺灣經濟的迅速發展,外交情勢的逆轉,以及政治反對勢力的崛起,動員戡亂體制與強人政治的政治社會結構,才開始鬆動。



 

 

 

三、民主運動的發展

 



 

 

 















































































































































 








 








 








 








 






地方自治的實施

 







時間

 







民國三十九年起。

 







背景

 







(1)政府遷臺後,因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武力威脅,乃標榜以民主自由對抗共產極權。




(2)面對臺灣本土菁英參與政治事務的強烈意願,地方自治實施實有其迫切性。





實施

 







民國三十九年起,縣以下民意代表與行政首長皆由公民直接選舉產生,民產的省議會是全省最高民意機構,省主席則仍為官派。





成果

 







雖然這時地方權限常遭上級侵奪,但地方自治的實施,已替未來民間自發而起的民主運動,建立了珍貴的基礎。

 









 








 








 








 








 








 








 








 








 






黨外勢力的崛起

 







民國四十年代

 







雷震等知識分子在自由中國雜誌上撰文批評時政,並主張組成一個強有力的反對黨,落實民主政治。民國四十九年,他們結合從地方選舉中崛起的若干臺籍菁英,準備籌組中國民主黨,但很快就遭到政府的壓制,雷震甚至入獄,使得萌芽中的民主運動為之受挫。

 







民國六十年代後

 







(1)民國六十年代初,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教育水準提高,這時國際外交情勢不利,知識分子再次起而要求民主改革,其中尤以大學雜誌倡導「革新保臺」、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的論調最為醒目。




(2)行政院院長蔣經國順應時勢,著手澄清吏治;起用年輕知識分子,尤其酌用臺籍人士參政;並推動定期舉辦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




(3)然而動員戡亂體制的政治結構依舊未變,於是一   些秉持民主理念的在野人士,透過發行雜誌(如臺灣政論等刊物)、參與各項選舉等管道,發展為「黨外」勢力,爭取民眾支持,朝野關係為之緊張。




(4)尤其在民國六十六年的五項地方公職選舉中,因選舉舞幣,引發「中壢事件」,但黨外與無黨籍人士當選的席次則有相當的成長。




(5)此後,黨外逐漸擺脫單打獨鬥的方式,更加朝著「一個沒有黨名的黨」的組織化勢力而發展。     







 








 








 








 








 








 








 








 








 








 






美麗島事件及其影響

 







時間

 







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







 






背景

 







民國六十七年底,美國宣佈與我斷交,蔣經國總統動用緊急處分權,暫停當年增額中央民意代表競選活動。黨外參政空間突遭壓縮,政局為之激化。





爆發

 







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十日,美麗島雜誌社在高雄市街頭舉行國際人權日紀念大會,發生憲警與民眾的激烈衝突。事後,黨外菁英多人被捕,黃信介等八人則以「叛亂」罪嫌遭到軍法起訴入獄,史稱美麗島事件。





影響

 







(1)民主運動持續發展:軍法大審後,雖然黨外菁英多遭逮捕,但在大審中擔綱辯護工作的一批年輕律師,卻因此在政壇上展露頭角,部分被告配偶也以「代夫出征」的姿態參選而踏上政治之路。此後,黨外人士繼續透過選舉和宣傳,設立「黨外公職人員公共政策研究會」等常設性組織,以延續民主運動聲勢。




(2)新政黨的成立:民國七十五年九月,黨外人士進而挑戰政治禁忌,成立民主進步黨。




(3)政治邁向開放:此時社會上自主的意識逐漸提升,在民間力量的不斷驅使下,蔣經國總統盯衡形勢,認為時代、環境、潮流均已轉變,遂於民國七十六年解除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令,接著開放黨禁、報禁,以及人民集會遊行的自由,臺灣政治從此產生巨大的變動。



 

 

 

四、民主憲政的深化

 



 

 

 
















































背景

 







民國七十七年,蔣經國逝世。李登輝繼任總統後,繼續推動民主改革,並在朝野的共同努力下,促使臺灣轉型為自由的民主憲政國家。







 








 








 








 








 








 








 








 








 








 






具體成就

 







1.國會全面改選──戒嚴期間,黨外人士經常批評國會未能充分反映民意,解嚴後民間對於國會改選的呼聲不斷。民國七十九年,數千名大專學生掀起「三月學運」,終於迫使政府正視國會結構問題。其後,大法官會議作出解釋,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應於次年年底以前悉數退職,自此催生了國會的全面改選。

 






2.啟動多次修憲工程──民國八十年,國民大會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以憲法增修條文的方式,啟動八十年代的六次修憲工程,以建立正常化的憲政體制。此外,隨著動員戡亂的終止,政府也順應輿情,陸續廢止了多項違反人權的法律,例如:懲治叛亂條例,以及刑法一百條。

 






3.地方自治法制化──民國八十三年通過省縣自治法、直轄市自治法,民選省長與直轄市市長。從此以後,臺灣的地方自治才脫離先前以行政命令規範的方式,正式進入法治化的時代。民國八十七年,完成「精省」作業,以改善重疊的行政體制。次年,施行地方自治法,進一步提高地方政府的自治權限。

 






4.總統直選──在臺灣政治轉型的過程中,民間要求總統直選的聲浪不斷升高。民國八十三年,國民大會修憲通過總統改由全體人民直接選舉,不再經由國民大會選出。民國八十五年,李登輝連戰當選首次民選的正副總統。







 








 








 






政黨輪替

 







近年來,我國持續深耕民主憲政,營造了政黨競爭的有利環境。




1.民國八十九年,民主進步黨提名的陳水扁、呂秀蓮當選正副總統,臺灣首次出現「政黨輪替」,政權和平轉移,民主化的腳步向前更為邁進。

 






2.民國九十三年,陳、呂二人連任,並首度實施全國性的公民投票。

 






3.民國九十四年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則規定國會選舉改採單一選區兩票制,並規定未來修憲與領土變更案將交由公民投票複決。



 

 

 

五、國際地位的變化

 



 

 

 




































































 








 








 








 








 








 








 








 






冷戰時代的臺灣

 








 








 








 








 








 








 








 








 








 








 








 








 









 






冷戰形成

 








 








 







二次大戰結束後,全球形成以美國為首的反共國家集團,及蘇聯為首的共產國家集團。兩大強權領導下的集團互相對峙,形成詭譎多變的「冷戰」局面

 









 








 








 






冷戰期間

 








 








 








 








 








 







臺灣成為全球反共體系圍堵共產勢力的一員,接受美國的軍事、經濟援助,但也導致對美方的長期依賴。

 






(1)民國三十九年,韓戰爆發,美國為維持東亞




地區的安定,派遣第七艦隊巡防臺灣海峽。




(2)四十三年底,臺灣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其中最重要的原則是萬一臺海發生戰爭,美方有義務協防臺灣,相對的,未經美國同意,臺灣亦不得對中國大陸發動攻擊。

 







臺灣主權歸屬問題

 







於此時也正式浮出檯面。

 






(1)民國四十年,美國等第二次大戰戰勝國與日本簽訂舊金山和約,中華民國並未參加。




(2)接著在美國協調下,臺灣與日本於次年單獨簽訂中日和平條約,恢復正常關係。




(3)日本在兩項和約中,雖然都放棄了對臺灣與澎湖群島的一切權利、名義和要求,但並未聲明臺灣與澎湖群島的歸屬,使得戰後臺灣主權歸屬成為日後一再引發討論的爭議。





臺美關係生變

 







隨著國際局勢的轉變,臺灣和美國的關係也開始產生變化。




(1)民國五十年代,美國積極介入越戰,以臺灣作為後勤整備基地之一。




(2)其後越戰戰事擴大,美國頗思抽身,並欲尋找新盟友對抗蘇聯,這時中國與蘇聯已發生邊界衝突,美國想藉「中國牌」對付蘇聯,遂逐步減少對臺灣的支持。







 








 








 








 








 








 








 








 








 






退出聯合國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果林國小註冊組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98上教師週三進修活動行事 - 臺北縣汐止市金龍國民小學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濟安宮之鐘
原由 ininu0205 上載

所謂的暮鼓晨鐘也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濟安宮歷史碑
原由 ininu0205 上載

濟安宮的修建歷史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 Dec 08 Tue 2009 23:59
  • 屋頂


屋頂
原由 ininu0205 上載

濟安宮之旅照片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軟體百視達:::::::::::威力導演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南京南京》,對日本兵的描寫太概念化了_曾子航_新浪博客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旅行的意義是什麼?…《西班牙像一本書》讀後感 – MMDays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RT I ::: 福爾摩沙聚焦 - 地方文化館巡禮 :::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玩家部落格 - 『自己的故事自己講‧博物館多元文化的學習』美國族群博物館機構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小地方,台灣社區新聞網 (在小地方交換大事情): "一座博物館到底能做些什麼?

(地方/台南縣)
文/黃建龍

  位於台南縣七股鄉的「台灣鹽博物館」在一月底開幕,這是雲嘉南地區最大的博物館,同時也是台灣第一座由非營利機構獨立經營,無政府編列預算補助的大型博物館,從規劃到開幕整整十年,一開幕自然成為地方的大事一件。而這樣一座博物館到底應該扮演整樣的角色?只是滿足觀光客的遊憩休閒需求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


●台灣鹽業博物館是目前台灣最大的單一產業博物館,也是鹽分地帶觀光發展的重要指標。

  話說台灣曬鹽產業長達338年,產業與地方有著密不可分的相依關係,造就了特殊的文化地景、生活型態,乃至於獨特的鹽分地帶文學,產業已經不只是產業,開幕時碰到農曆過年,有超過一千名鄉民受招待入館參觀,家住中寮的陳老先生曬了一輩子的鹽,利用過年孫子回來,特別帶孫子到博物館來,告訴孫子阿公是如何走過那些辛苦歲月,是情感的歸屬,對他們而言博物館是一個記憶。但面對一個作為原有地方經濟主要收入的產業,消失後社區住民如何轉換家計的所得,如何透過博物館的研究典藏轉化鹽的地方知識成為一種新的產業,另由於鹽(氯化鈉NaCl)是重要的工業原料,其中的技術與科學都可能是與新產業有關,這些都是博物館應該積極進行的。例如,鹽的特色料理、醃漬物的轉化、技術上海水淡化與鹽的再生等都是可能的議題。


●2002年台灣最後一次採鹽

  博物館的任務聲明提到;《建構一個具有知識經濟承載的文化產業博物館》,其中四點分別是:發揮博物館台灣研究的高度價值、提供地方知識參與社區營造、做為嘉南高沿海的鹽業史蹟守護員、作為文化創意產業的能量工廠。台灣的產業文化資產的保存,直到近幾年來才比較頻繁地被注目,其中包含工業遺址的保存,台灣鹽博物館的開幕象徵了產業文化資產保存新的里程碑,博物館到底要如何進行一連串相關的工作,下回再分門討論。"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