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近代化事業的展開:

 

沈葆楨的推動

 

來臺時間

 

1875年(光緒元年)再度來臺。

 

來臺身分

 

以欽差大臣兼辦臺灣海防身分來臺。

 

對台認識

 

(1)臺灣地位重要,是東南七省門戶。

(2)臺灣人口漸多,但吏治不良、軍紀不佳,建議派福建巡撫每半年移駐臺灣。

 

駐臺時間

 

前後兩次時間(18741875年),在臺時間約有一年多。

 

重要建樹(為此後臺灣的建設奠定基礎。)

 

 

開山撫番

 

為促進後山(東部)和內山的發展,開築北、中、南三路通往後山,並派兵駐守山區,注重原住民的教化工作,鼓勵漢人入山拓墾,積極推動「化番為民」政策。

 

廢除渡臺禁令

 

為鼓勵內地人民來臺拓墾,除免費乘船外,並供給口糧、耕牛、農具、種子等。

 

推行新政建設

 

以機器開採煤礦,購買新式輪,並於安平建新式砲臺(億載金城)等。

 

表彰鄭成功

 

建「延平郡王祠」,彰顯鄭氏風範。

 

丁曰昌的繼續經營

 

來臺時間

 

187612月。

 

來臺身分

 

福建巡撫(第一位駐臺的福建巡撫)。

 

對臺認識

 

1868年曾建議以臺灣诙南洋海防中心。

 

駐臺時間

 

約半年遍巡臺灣各地,18775月離臺。

 

 

重要措施

 

教育方面

 

特別重視原住民人才培養,錄取第一位原住民秀才,開原住民獲取功名之例。

 

財經方面

 

為清理賦稅,廢除多項雜稅、提倡開礦和種植茶樹等經濟作物,架設安平至旗後之間的電報線等。

 

海防方面

 

建議清廷更新武器,購置鐵甲船、水雷和大砲等,並加強軍隊的訓練。

 

臺灣建省

 

背景

 

1883年(光緒九年)清法越南

 

爆發,法國將戰場從越南擴延到中國東南沿海。188410月,法軍將領孤拔占領基隆,進攻淡水,並下令封鎖臺灣海峽,使清廷更加重視臺灣的地位。

 

建省時間

 

清廷於1885年(光緒十一年)宣布臺灣建省。

 

首任巡撫

 

任命清法戰爭期間來臺督辦軍務的劉銘傳擔任。

 

正式建省

1887年。

 

延後原因

劉銘傳認為臺灣建省條件尚未充分,應先行籌劃。

 

劉銘傳的建樹:使臺灣成為當時中國近代化行省之一。

 

 

 

整頓財政

 

劉銘傳一向主張「欲自強,必先致富,欲致富,必先經商。」因此,在臺灣積極推行整頓財政,特別是一田二主所造成的賦稅不公平現象。

 

 

改革步驟

 

1 是清賦,為整理隱田

2 是改賦,重訂稅則,減低每甲田園的賦額。

3 是大租減四留六──將大租分為十分,大租戶分得六分,四分六由小租戶完納正供小租戶則照舊向佃農收取租額。

 

 

結果

 

田賦大為增加,足供推動臺灣各項建設。

 

 

安撫原住民

 

 

剛柔並用

 

對於原住民採取「恩威並用,剿撫兼施」的政策。

1 一方面在臺北設「番學堂」來教化原住民。

2 一方面大規模娑兵平服原住民,迫其歸順。

 

 

開山撫番

 

為有效執行開山撫「番」政策,在大嵙崁設全臺撫墾總局,下設八個局,處理原住民事務。

 

 

交通建設

 

鐵路

 

修築由臺北大稻埕分別通向南北的鐵路,後來又分別通車至新竹、基隆。

 

電線

 

連接臺灣南北電線,架設臺灣至福州的海底電纜。

 

郵政

 

臺北設郵政總局,各地設分站,為臺灣新式郵政的開始。

 

國防及教育建設

 

國防建設

 

為加強海防,設法添購軍艦,增設砲臺,設機器局生產武器,建軍械所儲存軍備。

 

教育人才

 

為配合各項建設,建立中西學堂、電報學堂等教式學校,以坫養建設人才。

 

繼任巡撫

 

邵友濂

 

因經費困難而緊縮各項建設,但將省會由臺南遷至臺北,並倡修臺灣通志,189412月去職。

 

唐景崧

 

繼邵友濂之後出任,此時已爆發中日甲午戰爭,18956月離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