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從威權體制走向民主政治

 


 























































































從接收到省政改良

 





 




 




 




 




 



中華民國歷史概述

 





 




 



推翻滿清

 




(1)清末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根據馬關條約,臺灣割讓給日本。此時滿清統治下的中國依舊積弱不振,改革與革命的呼聲此起彼落。


(2)西元1911年(清宣統三年)革命黨人發動武昌起事,推翻滿清,次年建立中華民國。




 




 



民初政局

 




(1)民國建立後,政局動盪不安。之後中國國民黨(以下簡稱國民黨)領導國民革命軍北伐,於1928年統一全國。


(2)但內憂外患仍然不斷,日本的侵略尤為積極,終於在1937年爆發了第二次中日戰爭




 




 




 



中華民國接收臺灣

 





 




 




 




 



接收準備

 




(1)中日戰爭後期,國民政府鑑於日本投降指日可待,遂於1944年設立臺灣調查委員會,由陳儀擔任主任委員,進行接收臺灣的準備工作。


(2)19458月,日本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依照盟軍最高統帥麥克阿瑟將軍的第一號命令,臺灣由中國戰區最高統帥蔣介石派人接收。




 




工作展開(1945年)

 




(1)91日,國民政府在重慶成立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臨時辦公處,由軍人出身的陳儀擔任行政長官。


(2)10月,接收人員與國軍相繼抵臺,隨即展開遣返日人和復員等工作。


(3)1025日,陳儀在臺北接受日本代表投降,臺灣從此納入中華民國的統治,行政長官公署在臺正式開始運作。




 




 




 




 




 




 



二二八事件

 




.時間

 




民國三十六年二月




 




 




 



背景

 





 



歷史隔閡

 




臺灣民眾脫離日本殖民統治之初,洋溢歡欣之情。但臺灣與中國分隔已近五十一年,發展經驗多有不同。




 



政治方面

 




1 來臺接收的官員未能事先充分體察,又因素質良莠不齊,「劫收」的傳聞不絕於耳。

 



2 此時行政長官陳儀集行政、立法、軍事大權於一身。在他的主政下,機關單位用人往往「牽親引戚」,臺籍人士擔任公職的人數比例與薪資所得都相對偏低。




 





 





 




 



經濟方面

 




沿襲日治時期的專賣制度,採取統制政策,設專賣局專營樟腦、火柴、菸酒等物資;設貿易局統籌農工產品的採購與經銷,導致民間的經濟活動極受限制。




 





 



社會方面

 




認為臺籍民眾受日本長期「奴化」,因此採取各措施強迫導正語言風俗,使得臺灣民眾倍覺受到歧視。

 





 





 





 




 



國共鬥爭

 




此時,中國大陸正陷入國共鬥爭的紛擾,政府加緊徵收臺灣物資以接濟大陸所需,導致臺灣米糧嚴重短缺,結果物價飛漲,失業人口激增。




 




導火線

 




二月二十七日傍晚,臺北大稻埕街頭因一起查緝私菸事件,釀成緝私人員和民眾的流血衝突。

 





 





 




 




 




 




 




 



經過

 




(1)二月二十八日,示威群眾前往行政長官公署請願,遭公署憲兵機槍掃射,死傷數十人,全市騷動。


(2)之後,事件迅即擴散全島,各地均起動亂,此時,陳儀同意民意代表與士紳組成「二二八事件處理委員會」,共同協商善後。


(3)不過,處理委員會進一步要求改革省政,陳儀虛與委蛇,實際上已向南京請兵。三月七日,處理委員會通過王添燈所起草的處理大綱,陳儀拒絕接受。


(4)三月八日,自中國大陸抵臺增援的國軍部隊展開全島鎮壓,陳儀接著於二十日起實施「清鄉」,均造成臺灣民眾的慘重傷亡。




 




影響

 




二二八事件帶給臺灣人民難以言喻的傷痛和恐懼,也為日後的族群關係,烙下長期陰影。




 




.補償

 




─直到民國七十九年,在民主化潮流的激盪下,政府開始正視這頁史事,成立專案小組調查研究,並於民國八十四年建碑紀念;公開道歉,為受難者進行補償。




 




 




 




 




 




 




 




 




 




 




 




 




 




 




 




 




 




 




 




 




 




 




 




 




 




 



省政改革

 





 




 




 




 




 




 



白崇禧的宣撫

 




民國三十六年三月,國防部長白崇禧奉命抵臺宣撫,發表政府對事件處理的原則,其中部分內容即納入二二八事件期間社會各方面的改革意見。後來,陸續落實的事項包括──

 



(1)調整臺灣地方政治制度:撤廢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改設省政府,由文人出身的魏道明就任首任省主席,放寬對人民自由的各項管制。


(2)調整臺灣地方人事:省府委員及各廳處長酌增臺籍人士,臺籍公務員與外省籍待遇平等。


(3)縮小公營事業範圍:縮減公營的民生工業範圍,擴大私人經濟活動空間。例如:將專賣局改革為菸酒公賣局,開放樟腦、火柴業民營;撤消貿易局,允許民營煤礦。




 




 




 




 




 




 




 




 




 




 




 



陳誠的改革

 




民國三十八年出任第二任省主席,改革幣制,實施土地改革,臺灣省省政持續獲得改善。

 



(1)幣制改革


1 原本臺幣的匯率一直對準法幣(中國大陸的通行貨幣,後來改為金圓券)調整,但中國大陸因國共內戰造成通貨膨脹現象,也連帶嚴重波及臺灣,影響臺幣信用與物價甚鉅。

 



2 實施──民國三十八年六月,臺灣省政府遂以中央政府運至臺灣的黃金、白銀、外匯作為準備金,實施幣制改革,規定以舊臺幣四萬元兌換新臺幣一元,新臺幣的匯率轉而對準美元,通貨膨脹的現象暫趨緩和。

 



(2)土地改革:

 



1 措施──在發行新臺幣的同時,陳誠主政的臺灣省政府也開始推動「三七五減租」政策,開啟了戰後臺灣土地改革的序幕。其後經「公地放領」,到民國四十二年推行「耕者有其田」,共三階段。

 



2 過程──政府為實現耕者有其田的目標,乃以實物土地債券和四大公營事業股票,強制收買地主的耕地,並以分期攤還方式轉售佃農。不過,此時政府也規定,農民耕作所需的化學肥料應以稻榖向政府換取,即「肥料換穀」。由於此一規定,政府可從中獲取利潤,農民間接被迫損失了不少收益。

 



3 結果──有些地主得到股票後,轉而成為工業的投資者,促使民間資金投入工業生產,有助於日後經濟起飛。但不少中小地主則因股票不符價值而拋售,損失極重。臺灣當時的士紳大多具有地主身份,經濟力受到削弱的結果,自然減低其社會地位,反而有利於政府的威權統治


 

二、國民黨的威權統治

 


 

















































 




 




 




 




 




 




 




 



中華民國政府遷臺

 





 




 




 




 




 




 



國共內戰

 




(1)第二次中日戰爭結束後不久,中國大陸即陷入國共內戰的紛擾,國民黨及其領導的政府未能妥善解決經濟與社會失序的問題,導致民怨橫生。


(2)民國三十七年,國民大會選出蔣介石為行憲後首任總統,但此時國軍的優勢已逐漸消失,在各主要戰場遭共軍一一擊破。


(3)民國三十八年初,蔣介石在民心厭戰的局面下宣告下野,共軍趁勝追擊,導致中華民國政府撤出首都南京,輾轉遷徙。


(4)同年十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定都於北京。



政府遷臺

 




三十八年十二月,中華民國政府自四川成都正式遷抵臺灣,海峽兩岸從此分治。




 




 




 



實施威權統治之依據

 





 




 



背景

 




(1)中華民國政府遷臺以後,執政的國民黨一方面面臨海峽對岸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軍事威脅。


(2)另一方面為鞏固在臺政權,乃積極加強各方面的控制,形成威權統治。



依據

 




威權統治的實施,主要是根據動員戡亂令戒嚴令

 



(1)動員戡亂令


1 民國三十六年七月,南京國民政府為戡平共黨叛亂,頒布動員戡亂令。

 



2 次年五月,公佈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授權總統為避免國家或人民遭遇緊急危難或應付財政經濟上重大變故,可以下令緊急處分,不受憲法的限制。

 



(2)戒嚴令:民國三十八年五月,臺灣省主席陳誠為防制共黨思想和活動滲入,頒布戒嚴令。




 





 



實施

 




民國三十八年底,國民黨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遷臺,此後即以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戒嚴令,控制整個政治系統的運作,長達四十年。




 




反民主憲政

 




臨時條款與戒嚴令本是非常時期的產物,未符合民主憲政常軌。政府遷臺後,由於國共依舊對峙,結果使非常時期的法令持續運作。

 



(1)在此種情況下,國民大會多次修改臨時條款,導致總統職權超出憲法規定範圍,例如:「得連選連任」、「得設置動員戡亂機構,決定動員戡亂有關大政方針」、「得調整中央政府之行政機構、人事機構及其組織」等,有利於強人政治的運行。


(2)其次,透過大法官會議解釋,原在中國大陸選出的中央民意代表,可繼續行使職權,不必改選,未能充分反映民意。


(3)再者,實施黨禁、報禁,並以檢肅「匪諜」、「叛亂者」為名,鎮壓異己,擴張情治系統勢力,形成所謂「白色恐怖」,冤案、錯案、假案頻傳,憲法明定的基本人權受到限制。



強人政治

 




政治強人

 




在將近四十年的威權統治下,蔣介石、蔣經國父子長期掌握最高權力。

 



(1)   蔣介石:於民國三十九年復行總統職權,此後四次當選連任總統,直到民國六十四年去世為止,歷時二十五年。在他晚年時,蔣經國已漸掌控大權。


(2)蔣經國:民國六十七年當選總統,至七十七年一月去世為止。




 





 




 




 



威權統治

 




(1)蔣氏父子集黨、政、軍大權於一身,個人意志決定施政方針和政策。


(2)執政的國民黨長期壟斷政治資源,以黨治國,領導階層是高度一致的統治菁英,並且整合於共同的政治利益下,其他政治勢力只能居於陪襯地位。




 





 



政治鬆動

 




民國七十年代後,隨著臺灣經濟的迅速發展,外交情勢的逆轉,以及政治反對勢力的崛起,動員戡亂體制與強人政治的政治社會結構,才開始鬆動。


 

三、民主運動的發展

 


 

















































 




 




 




 




 



地方自治的實施

 




時間

 




民國三十九年起。

 




背景

 




(1)政府遷臺後,因受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武力威脅,乃標榜以民主自由對抗共產極權。


(2)面對臺灣本土菁英參與政治事務的強烈意願,地方自治實施實有其迫切性。



實施

 




民國三十九年起,縣以下民意代表與行政首長皆由公民直接選舉產生,民產的省議會是全省最高民意機構,省主席則仍為官派。



成果

 




雖然這時地方權限常遭上級侵奪,但地方自治的實施,已替未來民間自發而起的民主運動,建立了珍貴的基礎。

 





 




 




 




 




 




 




 




 




 



黨外勢力的崛起

 




民國四十年代

 




雷震等知識分子在自由中國雜誌上撰文批評時政,並主張組成一個強有力的反對黨,落實民主政治。民國四十九年,他們結合從地方選舉中崛起的若干臺籍菁英,準備籌組中國民主黨,但很快就遭到政府的壓制,雷震甚至入獄,使得萌芽中的民主運動為之受挫。

 




民國六十年代後

 




(1)民國六十年代初,社會經濟持續發展,教育水準提高,這時國際外交情勢不利,知識分子再次起而要求民主改革,其中尤以大學雜誌倡導「革新保臺」、全面改選中央民意代表的論調最為醒目。


(2)行政院院長蔣經國順應時勢,著手澄清吏治;起用年輕知識分子,尤其酌用臺籍人士參政;並推動定期舉辦增額中央民意代表選舉。


(3)然而動員戡亂體制的政治結構依舊未變,於是一   些秉持民主理念的在野人士,透過發行雜誌(如臺灣政論等刊物)、參與各項選舉等管道,發展為「黨外」勢力,爭取民眾支持,朝野關係為之緊張。


(4)尤其在民國六十六年的五項地方公職選舉中,因選舉舞幣,引發「中壢事件」,但黨外與無黨籍人士當選的席次則有相當的成長。


(5)此後,黨外逐漸擺脫單打獨鬥的方式,更加朝著「一個沒有黨名的黨」的組織化勢力而發展。     




 




 




 




 




 




 




 




 




 




 



美麗島事件及其影響

 




時間

 




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




 



背景

 




民國六十七年底,美國宣佈與我斷交,蔣經國總統動用緊急處分權,暫停當年增額中央民意代表競選活動。黨外參政空間突遭壓縮,政局為之激化。



爆發

 




民國六十八年十二月十日,美麗島雜誌社在高雄市街頭舉行國際人權日紀念大會,發生憲警與民眾的激烈衝突。事後,黨外菁英多人被捕,黃信介等八人則以「叛亂」罪嫌遭到軍法起訴入獄,史稱美麗島事件。



影響

 




(1)民主運動持續發展:軍法大審後,雖然黨外菁英多遭逮捕,但在大審中擔綱辯護工作的一批年輕律師,卻因此在政壇上展露頭角,部分被告配偶也以「代夫出征」的姿態參選而踏上政治之路。此後,黨外人士繼續透過選舉和宣傳,設立「黨外公職人員公共政策研究會」等常設性組織,以延續民主運動聲勢。


(2)新政黨的成立:民國七十五年九月,黨外人士進而挑戰政治禁忌,成立民主進步黨。


(3)政治邁向開放:此時社會上自主的意識逐漸提升,在民間力量的不斷驅使下,蔣經國總統盯衡形勢,認為時代、環境、潮流均已轉變,遂於民國七十六年解除長達三十八年的戒嚴令,接著開放黨禁、報禁,以及人民集會遊行的自由,臺灣政治從此產生巨大的變動。


 

四、民主憲政的深化

 


 

















背景

 




民國七十七年,蔣經國逝世。李登輝繼任總統後,繼續推動民主改革,並在朝野的共同努力下,促使臺灣轉型為自由的民主憲政國家。




 




 




 




 




 




 




 




 




 




 



具體成就

 




1.國會全面改選──戒嚴期間,黨外人士經常批評國會未能充分反映民意,解嚴後民間對於國會改選的呼聲不斷。民國七十九年,數千名大專學生掀起「三月學運」,終於迫使政府正視國會結構問題。其後,大法官會議作出解釋,第一屆中央民意代表應於次年年底以前悉數退職,自此催生了國會的全面改選。

 



2.啟動多次修憲工程──民國八十年,國民大會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以憲法增修條文的方式,啟動八十年代的六次修憲工程,以建立正常化的憲政體制。此外,隨著動員戡亂的終止,政府也順應輿情,陸續廢止了多項違反人權的法律,例如:懲治叛亂條例,以及刑法一百條。

 



3.地方自治法制化──民國八十三年通過省縣自治法、直轄市自治法,民選省長與直轄市市長。從此以後,臺灣的地方自治才脫離先前以行政命令規範的方式,正式進入法治化的時代。民國八十七年,完成「精省」作業,以改善重疊的行政體制。次年,施行地方自治法,進一步提高地方政府的自治權限。

 



4.總統直選──在臺灣政治轉型的過程中,民間要求總統直選的聲浪不斷升高。民國八十三年,國民大會修憲通過總統改由全體人民直接選舉,不再經由國民大會選出。民國八十五年,李登輝連戰當選首次民選的正副總統。




 




 




 



政黨輪替

 




近年來,我國持續深耕民主憲政,營造了政黨競爭的有利環境。


1.民國八十九年,民主進步黨提名的陳水扁、呂秀蓮當選正副總統,臺灣首次出現「政黨輪替」,政權和平轉移,民主化的腳步向前更為邁進。

 



2.民國九十三年,陳、呂二人連任,並首度實施全國性的公民投票。

 



3.民國九十四年通過的憲法修正案,則規定國會選舉改採單一選區兩票制,並規定未來修憲與領土變更案將交由公民投票複決。


 

五、國際地位的變化

 


 



















































 




 




 




 




 




 




 




 



冷戰時代的臺灣

 




 




 




 




 




 




 




 




 




 




 




 




 





 



冷戰形成

 




 




 




二次大戰結束後,全球形成以美國為首的反共國家集團,及蘇聯為首的共產國家集團。兩大強權領導下的集團互相對峙,形成詭譎多變的「冷戰」局面

 





 




 




 



冷戰期間

 




 




 




 




 




 




臺灣成為全球反共體系圍堵共產勢力的一員,接受美國的軍事、經濟援助,但也導致對美方的長期依賴。

 



(1)民國三十九年,韓戰爆發,美國為維持東亞


地區的安定,派遣第七艦隊巡防臺灣海峽。


(2)四十三年底,臺灣與美國簽訂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其中最重要的原則是萬一臺海發生戰爭,美方有義務協防臺灣,相對的,未經美國同意,臺灣亦不得對中國大陸發動攻擊。

 




臺灣主權歸屬問題

 




於此時也正式浮出檯面。

 



(1)民國四十年,美國等第二次大戰戰勝國與日本簽訂舊金山和約,中華民國並未參加。


(2)接著在美國協調下,臺灣與日本於次年單獨簽訂中日和平條約,恢復正常關係。


(3)日本在兩項和約中,雖然都放棄了對臺灣與澎湖群島的一切權利、名義和要求,但並未聲明臺灣與澎湖群島的歸屬,使得戰後臺灣主權歸屬成為日後一再引發討論的爭議。



臺美關係生變

 




隨著國際局勢的轉變,臺灣和美國的關係也開始產生變化。


(1)民國五十年代,美國積極介入越戰,以臺灣作為後勤整備基地之一。


(2)其後越戰戰事擴大,美國頗思抽身,並欲尋找新盟友對抗蘇聯,這時中國與蘇聯已發生邊界衝突,美國想藉「中國牌」對付蘇聯,遂逐步減少對臺灣的支持。




 




 




 




 




 




 




 




 




 



退出聯合國

 




 





 




 




 



背景

 




(1)中華民國原為聯合國發起國家之一,但中共成立後,支持它的國家在聯合國內提出「中國代表權問題」,主張由中共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的席位。


(2)此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持續爭取世界各國承認,導致我方邦交國日漸減少,衝擊了我國在聯合國內保衛「中國代表權」的聲勢。


(3)及至民國五十年代後期,美國考慮調整其中國政策,連帶影響了其他親美國家態度。



退出

 




民國六十年,我國在聯合國大會的中國席位終遭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




 




 




 




 



外交困境

 




我國退出聯合國後,國際生存空間更為緊縮──

 



(1)民國六十一年,美國總統尼克森訪問北京,就美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之間的「關係正常化」交換意見,擴大雙方交流。


(2)同年,日本轉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宣佈與我國共同簽訂的中日和約失效。


(3)民國六十八年一月,美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建交,終止與我國外交關係。


(4)此後美國改以國會通過的臺灣關係法,保障臺美之間的非官方關係及臺海軍事均勢。中美共同防禦條約則於斷交後一年失效。

 





 




 




 




 




 




 



彈性與務實外交

 





 




 




 



背景

 




(1)多年來,中華人民共和國一直將臺灣視為地方政府,要求它的建交國承認「一個中國」的原則,以致我國很難使用中華民國的國名全稱參與國際事務。


(2)我國退出聯合國後,政府為因應外交日漸孤立的衝擊,採取彈的外交政策,尤其致力發展和無邦交國的實質關係,並盡力維持我國在國際組織的會籍和權利,鼓勵民間的國際交流。



    

 




 




 



     推動

 




(1)民國七十七年李登輝繼任總統後,外交上採取務實路線,主張海峽兩岸是處於分裂分治狀態下的對等政治實體,並以經貿實力為後盾,突破外交困境,確保我國的國際地位。



(2)近年來,我國為因應國際局勢的變化,更為積極開展全球經貿合作與人道援助,並持續推動加入聯合國


       

 

4~2經濟的成長與挑戰

 


 




















經濟發展的基礎




 



背景

 




1.戰後初期,臺灣物資缺乏,經濟困頓。

 



2.民國三十六年後,中國大陸的國共內戰轉趨激烈,臺灣經濟頗受波及。

 



3.為穩定經濟,政府先行發展農業,至民國四十二年已恢復到戰前水準。



政府遷臺之初的經濟策略

 




經濟持續發展有賴工業,因此從民國四十年代起,政府改採「以農業培養工業」的策略,結果臺灣經濟逐步走向迅速成長。




 




 




 




 




 




 




 



經濟成長因素

 




其中下列各項因素,對臺灣四、五十年代經濟的發展,奠定重要的基礎:


1.日治時期的基礎──日治時期臺灣的電力、交通基礎建設,已有相當的發展,戰爭期間雖遭破壞,但舊有的規模仍在。

 



2.中國大陸來臺的資金與技術──國民政府撤退來臺的資金與技術,對民國四十年代初期臺灣的經濟發展有相當貢獻。

 



3.土地改革的成效──臺灣實施土地改革後,一時改善了農民的耕作條件,但政府也透過肥料換穀等方式,徵取農業的部分生產利潤,支持國家財政與工業發展。此外,土地改革也促使大地主的資金投入工業生產。

 



4.美國的援助──韓戰爆發後,美國國會通過共同安全法案,對臺灣提供各項經濟援助。從民國四十年開始,歷時十五年,總金額達十五億美元。在臺灣經濟重整的年代,美援適時填補了臺灣的財政赤字,也使物價趨於平穩,基礎建設也逐漸開展,對於臺灣的經濟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5.國人勤儉的民族性──國人刻苦耐勞與勤奮的民族性,使臺灣的儲蓄率節節高血,民國六十一年即已超過百分之三十。高儲蓄率有利於資本的形成。


 

二、從進口替代到出口擴張

 


 












































 




 




 




 



進口替代

 




時間

 




民國四十年代初期。



推動

 




臺灣農業在土地改革以及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運用美援推廣農技教育下,曰漸成長。

 




以農業培養工業

 




政府透過田賦徵實、肥料換穀、擴大農工產品價差等方式,將農產所得導引至政府和工業部門,以供應軍公教人員的配糧和支援工業發展。



為促進工業發展

 




(1)利用農產及其加工品,賺取外匯,進口工業機器與原料,發展紡織、食品加工等民生重點工業。


(2)提高關稅,管制外匯,限制國外同類型的產品進品,以保護本土產品。



結果

 




當時政府採行此一在發展中國家常見的「進口替代」政策,有效促進了國內民生工業的發展。

 





 




 




 




 




 




 



出口擴張

 




時間

 




民國四十年代末期開始。

 





 




 



背景

 




(1)臺灣的進口替代工業已面臨國內市場飽和的問題。


(2)此時,一些工業化國家的工資不斷上漲,準備移加工廠到一些工資低廉,而又稍具工業基礎的地區。


(3)臺灣體察到國內外的經濟變化,遂改採「出口擴張」的發展策略,鼓勵國內外企業在臺設廠,引進物料,經加工後出口,拓展外銷市場。




 




 



經濟環境的改變

 




(1)獎勵投資:民國四十九年,政府通過獎勵投資條例,希望藉由租稅減免等手段,建立良好的投資環境,爭取國內商人、外商、僑商在臺投資,獎勵範圍包括公用事業、礦業、製造業、運輸業、觀光業等。


(2)成立加工出口區:民國五十五年,臺灣正式成立高雄加工出口區,成為亞洲第一個加工出口專區,取得吸引外資的有利地位。其後政府陸續設置高雄楠梓臺中潭子兩個加工出口區,以便擴大加工生產優勢。



出口擴張成果

 




(1)在出口擴張階段,臺灣開始以加工中繼站的角色,進入日、美的國際分工體系當中,即從日本進口生產物料與設備,再向美國出口工業成品,形成了生產上依賴日本,市場上依賴美國的三角貿易關係。


(2)此時,由於外資湧入、油價低廉,加上中小企業主與勞工勤勉不懈,促使加工出口日益興盛。


(3)民國五十二年起,工業產值比例已超過農業,臺灣開始從農業經濟走向工業經濟。


(4)此後大約十年間,年平均經濟成長率超過百分之十。


(5)民國六十年,臺灣對外貿易出現順差,從此邁向長期出超的局面。


 

三、第二次進口替代

 


 

























時間

 




民國六十年代初期開始。




 



背景

 




1.臺灣資源原本缺乏,加上電力、大眾運輸等公共建設明顯不足,形成加工出口經濟再上層樓的瓶頸。

 



2.民國六十年代初期,臺灣因外交受挫,民間投資意願減低,國際又爆發能源危機,造成全球經濟衰退,連帶衝擊了臺灣的經濟表現。



經濟政策調整

 




1.這時,政府為突破經濟困局,開始調整行之有年的出口擴張政策,改採「第二次進口替代」,推出大型公共投資計畫。

 



2.當時的行政院院長蔣經國力主推動「十大建設」,曾以「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後悔」一語,激勵官員與國人的建設決心。



十大建設

 




包括興建煉鋼、造船、石油化學、核能發電廠、桃園國際機場,中山高速公路、鐵路電氣化、北迴鐵路、臺中港、蘇澳港等重化工業與交通建設,以建立完整、自立的工業發展體系,並推動基礎公共設施。




 




 




 



經濟成果

 




1.隨著這些大型建設的開展,國內投資環境大為改善,並創造大量就業機會,帶動景氣復甦,民國六十五年,經濟成長率即回升至百分之十三點八。

 



2.同時,隨著國際經濟情勢逐漸好轉,策略調整得宜的臺灣終於也安然度過能源危機,並且有利於日後的經濟轉型。

 



3.十大建設完成後,政府持續推出重大公共工程計畫,於民國七十年代推動「十二項建設」、「十四項重大建設」,民國八十年代起推行「國家建設六年計畫」、「十二項重要建設計畫」。


 

四、經濟轉型與自由化

 


 
































 




 




 




 




 



經濟轉型

 




 




 




 




時間

 




民國六十年代末期開始

 





 




 




 



背景

 




(1)民國六十年代,臺灣的經濟表現突飛猛進,躍為全球新興工業化國家,外國媒體將臺灣與南韓、香港、新加坡並列,譽為「亞洲四小龍」。


(2)不過這時臺灣也開始面臨工資上升以及其他開發中國家的競爭壓力,於是政府開始推動經濟轉型,希望以耗能少、污染低、技術密集、附加價值高的科技產業,取代傳統產業。




 




 



產業發展

 




(1)民國六十九年設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作為製造重鎮,鼓勵國內外廠商投資積體電路、電腦及周邊設備等高科技產業。


(2)民國七十九年,政府再公佈促進產業升級條例,全力發展通訊、資訊、消費性電子、半導體、航太等新興工業。


(3)近年來,為促進區域和產業發展的平衡,政府又陸續增設南部科學工業園區、中部科學工業園區,預期形成「北積體電路、中奈米、南光電」各具特色的高科技產業中心。




 




 




 



邁向自由化、國際化

 




背景

 




經過經濟轉型後,臺灣經濟實力顯著提升,對外貿易出超持續擴大,外匯存底逐年增加,因此引起美國等國家催促臺灣開放市場,國內也出現新臺幣升值、通貨膨脹等壓力。於是政府乃以經濟自由化、國際化為主軸,進行制度的改革。



自由化方面

 




包括多次調降關稅、放寬外匯管制、開放民間設立新銀行、公營事業民營化等措施。

 




在國際化方面

 




拓展美日以外國家的貿易關係,並積極參與國際經貿事務,先後加入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及世界貿易組織(WTO)


 

五、國際經濟潮流下的挑戰

 


 













昔日的經濟成就

 




戰後臺灣透過政府與民間的努力,從自然資源缺乏、國防經費偏高、外交空間有限等不利條件下,迅速創造高度的經濟成長,國民年平均所得從民國四十年的一百三十七美元,躍升為目前的一萬四千多美元,因此有人稱之為「臺灣奇蹟」




 




 




 




 




 




 




 



近來的經濟挑戰

 




近年來,臺灣的經濟發展,則是面臨全球化貿易潮流衝擊,和國內經濟結構改變的影響,進入新一階段的考驗。


1.全球化貿易的挑戰──

 



(1)臺灣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為爭取高附加價值產品的出口,並因應世貿組織對會員國應消除貿易壁壘的規範,不得不持續擴大開放本土市場,導致原已生存不易的農業面臨外國產品的競爭,農民生計備受衝擊。


(2)至於上自半導體的高科技產業,下至傳統的民生工業,除了伺機擴充國際市場外,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紛紛前往中國大陸、東南亞等地設廠,形成「企業出走」現象。根據統計,從民國八十年起的十年間,臺商投資中國大陸的金額即達一百八十四億美元,佔臺灣對外投資的百分之四十四。


2.國內經濟環境的整頓─

 



(1)臺灣在執行經濟自由化政策的過程中,也衍生了一些問題,例如:新銀行開放的激烈競爭,造成金融體系的潛在危機;公營事業民營化後,一時成



 




 




 




 



 

4~3社會的變遷與多元化

 


 






























從管制走向鬆綁的教育

 





 




 



戡亂體制下的教育管控

 





 




 



背景

 




(1)國民政府接收臺灣之初,為消除日本殖民教育在臺灣的影響,改採以中國文化為本位的教育方針。


(2)政府遷臺後,為因應動員戡亂時局,乃頒布戡亂建國教育實施綱要和一系列的法令,灌輸中華民族的精神教育,加強對學校的管理與控制。




 



利弊

 




(1)在此一戡亂體制的教育政策主導下,教育的自主性和自由化自然受到妨害。


(2)不過校園卻也相對地安定,因而各級教育隨著後來的經濟成長,都有長足的進展。



制度變革

 




這段時期的教育制度變革,以五十七學年度起實施的「九年國民義務教育」最為重要。九年國民教育實施,雖過於匆促,師資及設備一時有所不足,但自實施後,國小惡性補習的現象得到改善,而接受國民中學教育的人數大增,也提高了勞動力的素質。尤其國民小學女生升學率大幅提高,更有助於女性社會地位的提升。




 




 




 




 




 



教育政策鬆綁

 





 




至於原先受戡亂體制支配的教育政策,在政治民主化的過程中,日漸不能符合時代要求。解嚴之後,教育政策開始鬆綁,政府與民間合力推動教育改革,希望打造一個健康多元的教育環境。這些改革包括:


1.提倡母語和鄉土教學──透過母語課程,引導小學生學習各自族群的語言,也藉由鄉土教材與認識臺灣等課程,培養兒童、青少年對於生活環境的情感。

 



2.推動校園自主化──政府放鬆對於校園事務的主導權,各級學校校長逐步改由遴選產生。另外,開放民間編寫中小學教科書,增加了各校選擇教材的空間。

 



3.開放私人與地方興學──由於實施九年國教,以及部分私立學校素質過低等因素,政府曾暫停新設私校。解嚴前後,陸續恢復開放。同時政府也逐漸將教育權限下放給地方,各縣市可設立高中、大學。

 



4.放寬師資培育管道──早期的國中小師資主要來自師範教育體系,後來政府將師範學校逐步升格,將國小師資提升到大學畢業的程度,並鼓勵各大學開設教育學程,和師範院校共同擔負中小學師資培育的任務。


5.落實入學管道多元化──以前的高中、大專院校大多以聯合考試招收新生,既不能將學校教育引導至正常學習的軌道,社會也有「一試定終身」的批評聲音。後來廢除聯考制度,另闢推薦甄選、申請、登記分發等方式,促使入學管道逐漸多元化。




 



近來教育的推動方向

 




1.推動國中小「九年一貫」課程──致力科際整合的學習觀念,重視資訊教育和外國語文教學,降低班級學生人數。

 



2.終身學習──隨著社會急速成長,國人也不再將校園視為唯一的進修管道,終身學習的理念日益獲得重視。例如:民國八十七年起,「社區大學」即在民間人士的推動和地方政府的協助下,陸續在各地設立,獲得不少迴響。


 

二、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

 


 

































社會轉型

 




戰後臺灣由農業社會加速轉型為工業社會,從國民生產毛額GNP顯示,民國四十年農業佔百分之三十二,工業佔百分之二十一;至民國八十年,農業已降到百分之四,工業則上升到百分之四十一,工業生產總值超過農業十倍。

 





 




 




 



生活形態變化

 




農業社會走向工業社會的過程中,臺灣社會生活形態也產生較大變化:


1.城鎮郊區的田間阡陌慢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櫛比鱗次的工廠、住宅樓房。

 



2.機車、汽車慢慢取代了腳踏車,成為民眾常用的代步工具。

 



3.無線電視機逐漸普及,家家戶戶相繼架起天線。

 



4.在勞力密集的出口擴張階段,不少工廠為造求產能,乃廣開生產線,採取日夜輪班的方式;許多家庭也接受附近工廠委託,在自宅進行按件計酬的簡易加工,形成「客廳即工廠」的特殊景觀。




 



都市化的形成

 




1.土地改革後,農民生雖然已有改善,但因政府採取「以農業培養工業」的政策,導致農民與工業從業人員所得差距不斷擴大。

 



2.因此隨著工業發展,農村人口逐漸湧入大都市與周圍市鎮,尋找就業機會,導致都市人口激增,都會生活圈形成。

 



3.都市化生活雖然便捷,但公共設施卻無法趕上大量人口的需求,往往造成居住環境品質的下降。



家庭結構變動

 




1.隨著農村人口的外流和都市化的發展,家庭結構也隨之變動。以往三代同堂、親放共居的大宅院形態已不易維持,以民國九十三年為例,每戶平均人口數僅有三點一六人。

 



2.尤其在都市地區,大部分是由父母和小孩組成的小家庭(核心家庭)為主。

 



3.在家庭結構變動,父母同時就業的情況下,衍生了老人安養、幼兒托育等問題。



平均壽命延長

 




戰後臺灣的醫療衛生條件持續改善,使得死亡率下降,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以民國四十年為例,男性平均壽命約五十三歲,女性約五十七歲;民國九十三年,男性平均壽命已達七十三點六歲,女性更已上升至七十九點四歲。



少子化現象

 




受到政府以往推行家庭計畫和國人生育觀念轉變的影響,出生率則是日趨下滑,近年來已出現日趨明顯的「少子化」現象。例如:民國七十年出生人口尚有四十一萬四千人,每一婦女平均生育數約二點四六人;民國九十三年出生人口則已降至二十一萬六千人,婦女平均生育數隻有一點一八人。



「高齡化」現象

 




由於平均生育數目下降,加上國人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也導致整體人口結構快速老化,出現了「高齡化」現象。以民國九十三年為例,總人口數為二千二百六十九萬,其中六十五歲以上人口即佔總人口的百分之九點四八,已達到「高齡化社會」的標準


 

三、社會自主意識的抬頭

 


 





















時間

 




民國六十年代開始。

 





 




 




 



背景

 




1.從民國三十八年起,由於政府實施長期的戒嚴統治,憲法賦予人民的集會、結社、言論、出版等基本權利均遭剝奪,導致政治制衡的力量難以發揮,人民也無法充分爭取自身的權益,反而多將公共事務視為畏途而噤聲,整個臺灣社會於是大致處在一種比較單調而閉鎖的狀態中。

 



2.戰後臺灣積極發展經濟,卻未能充分兼顧生活環境品質以及保障弱勢階層的權益,整體社會發展並不健全。




 




 




 




 




 




 




 



發展

 




1.民國六十年代──隨著教育普及,中產階級興起,新觀念迅速傳播,社會各階層的自主意識逐漸抬頭。國人日漸重視生活素質與個人價值,知識分子關懷社會的行動轉趨積極,民國六十九年成立的消費者文教基金會,就是在消費者連續遭逢多氯聯苯食用油、假酒等受害事件後,應運而生的民間公益團體。

 



2.民國七十年代:隨著民主運動的推展,威權統治漸漸鬆動,社會自主的意識更為提升,連帶催生瞭解嚴前後層出不窮的社會運動。這些社會運動除了透過組織串連、藉宣傳方式傳達訴求外,走上街頭進行抗爭尤為最大特色,包括──

 



(1)在野人士和學界表達政治異議的街頭運動:民國七十五年五月,鄭南榕1947-1989)等人發起「五一九綠色行動」,要求解除戒嚴體制,揭開解嚴前後一連串街頭運動的序幕。民國七十六年,「二二八和平日促進會」展開為期三個月的演講、遊行等活動,突破二二八事件的禁忌;七十九年的「三月學運」,為臺灣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學生運動;八十年,學界相繼以靜坐、遊行等方式,要求廢除懲治叛亂條例刑法一百條


(2)環境生態保護運動:民國七十五年六月,鹿港居民反對杜邦公司在彰化濱海設廠,成為臺灣首次走上街頭的環保抗爭運動。此後,各地民眾為抗議鄰近工廠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紛紛採取靜坐、圍廠、街頭抗議等方式,換取政府的重視和業者的讓步。七十七年,「非核家園」的理念更因為蘭嶼達悟族人示威抗議核廢料入侵,獲得國人更多的注意。


(3)工業化政策下的弱勢階層覺醒:例如:為改善勞動條件而湧現的勞工運動風潮、要求政府正視農業發展困境所形成的農民運動等。其中,在民國七十七年五月,「農民權益促進會」發動中南部五千名農民赴臺北示威遊行的「五二○農運」等事件,尤其震動社會。


(4)伸張不同身份族群的理念與權益:例如:


1 民國七十三年,「臺灣原住民族權利促進會」成立,這是臺灣第一個爭取原住民權益的組織。此後數年,原住民運動工作者接連提出「還我姓名」、「還我土地」等訴求。

 



2 民國七十六年「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成立,舉辦「遙念母親」、「想回家,怎麼辦」等室內外大型集會,推動開放赴中國大陸探親的「外省人返鄉運動」。

 



3 民國七十七年,「客家權益促進會」成立,並發起「還我母語」萬人大遊行。


4 民國七十八年,「無住屋者團結組織」為抗議房價異常飆漲而成立,並以「無殼蝸牛運動」之名,號召萬人露宿臺北忠孝東路街頭。



結果

 




當時的社會運動經常利用激烈的訴求方式,雖然不免造成脫序,但終究產生了明顯的社會效應,迫使政府不得不重視在野勢力和各族群、階層的主張。


 

四、多元社會的形成

 


 













形成背景

 




1.解嚴前後,社會自主意識持續催化,各類社會運動蓬勃發展,國人開始有機會學習包容不同的族群、階層理念,政府也立法加快推行各項改革措施。

 



2.特別是隨著解嚴後言論自由的實現,媒體百家爭鳴,社會對於各種外來文化的接受管道更加暢通,自然有利於各類價值觀念的多元呈現。




 




 




 




 




 




 




 




 




 




 




 



新的社會議題

 




在臺灣逐漸邁入多元化開放社會的過程中,性別平權、族群平等,和社會安全制度的擴大等議題,尤其值得注意。


1.性別平權──

 



(1)當社會自主意識開始抬頭時,臺灣的婦女運動者紛從國外引進女性主義、婦女解放等新觀念,批評男尊女卑的傳統價值觀,也要求法律層次的兩性平等。解嚴前後,開始修訂民法內部分不合時宜的條文。


(2)民國九十年代,除了繼續修正民法有關夫妻財產制的規定外,還進一步立法消除性別歧視,陸續通過兩性工作平等法、性別平等教育法,建立性別平等的教育機會以及工作環境。


2.族群平等──

 



(1)四大族群:臺灣社會原係由原住民、閩南、客家等主要族群共同組成。民國三十八年前後,又加入大陸各省來臺的軍民,形成四大族群並存的社會,增添了臺灣庶民文化的豐富內涵。


(2)追求平等:


1 在威權統治時期,原住民、閩南人、客家人的母語和文化往往遭受壓制。

 



2 及至民國七十年代以後,情況逐漸改善,原住民、客家人尤其積極爭取族群權利,呼籲保存族群文化。

 



3 民國八十五年,行政院設立原住民委員會。

 



4 九十年又設立客家委員會,提供族群平等的互動環境。

 



5 近年來,中國大陸、東南亞等地婦女嫁到臺灣者曰漸增多,形成新的「外籍配偶」社群,但因語言、文化及習慣的差異,衍生許多生活適應的問題。

 



3.社會安全制度的擴大──政府遷臺後,陸續開辦各項社會保險與社會福利。

 



(1)民國四十七年,立法院通過公務人員保險法和勞工保險條例,開啟建立社會安全制度化的里程碑。


(2)六十年代以後,政府也針對老人、農民、兒童、少年、身心障礙者等弱勢階層陸續立法,並開辦相關的社會福利措施。


(3)民國七十三年,勞動基準法完成立法,以保障勞工基本權益。


(4)民國八十四年,全民健康保險正式實施,全面擴大了社會保險的實施對象,臺灣的社會安全制度從此邁向新局。


 

一、戰後臺灣文化發展趨勢

 


 














 



戰後臺灣文化的新組合

 




臺灣是由原住民與不同階段移民共同組成的社會,加上四百年來政權更迭頻繁,因此具有豐富多元的文化色彩,其中尤以中國大陸的文化傳承、日治時期發展經驗的影響最深。

 





 




 




 




 




 




 




 




 



戰後臺灣文化發展

 




1.中華民國政府接收臺灣後──為清除日人留下的文化氣息,乃採取以中國文化為本位的方針,強力推行國語教育, 改街道地名等,灌輸臺灣人民對於中國的國家認同。

 



2.中央政府遷臺後──繼續貫徹上述文化方針,以官方力量規範文化發展,貫徹反共國策。這些做法雖有助於統治秩序的穩定,但也妨礙了文化的自主發展。在此種文化一元的大環境下,當時的西方文化思潮有時透過美國等管道適度引進臺灣,多少為單調的文化環境注入一些活水。

 



3.民國六十年代──臺灣的經濟、社會結構產生極大變化,國人反省之際,開始出現注重鄉土文化的聲音。

 



4.解嚴前後──政治、社會環境逐漸開放,文化朝向多元化發展,本土文化尤其獲得國人與官方的重視。


5.民國八十年代後──


(1)民國八十年,政府成立文化建設委員會,此後尤其普設地方藝文展演場所,致力保存文化資產,推動各項文化活動。


(2)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世界的成形,資訊流通已無國界之分,使得臺灣的文化發展更加受到多元價值的影響,呈現繽紛多彩的樣貌。


 

二、從反共文學到多元呈現

 


 






































































反共文學的形成

 




背景

 




中央政府遷臺初期,臺籍作家運用中文寫作的能力有待培養,對於政治也多畏避,因此當時文壇的主要耕耘者是從中國大陸來臺的作家。

 




特色

 




這些作家常以批判中共、懷念大陸原鄉的題材寫作,形成反共文學懷鄉文學的時代創作特徵。

 





 




 



代表

 




(1)姜貴旋風


(2)王藍藍與黑


(3)司馬中原狂風沙


(4)其他:政府也提倡戰鬥文藝,帶動軍人寫作風氣,作品中同樣流露反共色彩。



西方文學的引進

 



這時的文學環境由於深受政治影,較為閉鎖,但仍有人吸取西方現代思潮,發表實驗性格鮮明的創作。

 





 




1.夏濟安創辦文學雜誌西方文學的引進,探索現代文藝的表現形式。

 



2.白先勇等人以現代文學為園地,移植西方現代文學的理念技巧,挖掘個人心靈與時代環境的衝突關係,稱為「現代主義派」,具體作品以白先勇的臺北人王文興家變等小說為代表。

 



3.文星雜誌也致力推介現代文學,扮演了思想文化啟蒙的重要角色。



鄉土文學的興起

 




背景

 




民國五十年代,反共、現代文學仍是臺灣文壇最重要的兩股創作路線,不過前者曰益僵化,流於八股,後者幾乎西化,多與現實環境脫節。

 




創作陣地

 




一些本地出生的作家遂以臺灣文藝、笠詩刊等刊物為創作陣地,採取寫實的筆調,重拾本地鄉土題材。




 




 



興起

 




民國六十年代後,臺灣的內政與外交面臨空前挑戰,同時,工業急速發展的結果,造成農村凋幣、都市問題叢生,不少本土作家為了關注農民、勞工等底層人民的遭遇,作品中不時流露批判精神,終於引發文壇爭論,導致民國六十六年的鄉土文學論戰。此後帶有尋根色彩的鄉土文學日受重視。



重要作家

 




李喬、黃春明、楊青矗、王拓等人。



 




多元的文學呈現

 




時間

 




解嚴後,社會日益開放,文學發展呈現更為多元的面貌。



特色

 




題材多樣,技巧豐富。



代表

 




李昂、朱天文等人的作品尤其勇於挑戰性別意識,穿梭於現實與虛構之間,表現了創新求變的創作風格。



網路文學

 




近年來,網際網路掀起網路文學的風潮,也擴大了創作和閱讀空間。


     

 

三、從傳統走向創新的美術與戲劇

 


 














 




 




 




 



美術

 




 




1.政府遷臺初期──畫壇主流是大陸來臺的水墨畫家與日治時期學院訓練下的本土西畫家,多以傳統技巧入畫。


2.民國四十年代後期──畫壇新生代引進抽象畫等西方現代繪畫技巧,表現了求新求變的創作企圖,導引了五十年代美術的西化走向。

 



3.六十年代鄉土運動勃興後──刺激了繪畫題材本土化的思考和素人藝術的抬頭。

 



4.民國七十年代中期後──隨著政治解嚴,繪畫生態開始展現自由多元、實驗性質強烈的前瞻風格。




 




 




 




 




 




 



戲劇

 




1.兩大系統──戰後臺灣戲劇大致呈現兩大系統。

 



(1)繼承本土淵源,以臺語演出的新(話)劇、歌仔戲布袋戲。


(2)從中國大陸輸入國語話劇京劇、各地傳統劇種。


2.各種劇種發展──

 



(1)本土劇種在政府厲行國語政策、扶植大陸劇種之下,僅能在戲院「內臺」流傳,成為庶民大眾的主要娛樂。

 



(2)電影、無線電視相繼興起後,各劇種均受波及,產生變化:      


1 臺語新劇銷聲匿跡,歌仔戲、布袋戲若非改投「野臺」演出,便是轉戰電視螢幕,講求聲光效果。

 



2 國語話劇與京劇為契合時伐需要,開始融入創新元素。

 



(3)目前戲劇情況:目前舞臺戲劇表演已是臺灣最富活力的藝術活動之一。


1 小劇場演出尤具前衛意識,創作力豐富。

 



2 歌仔戲、布袋戲等本土藝術,也在明華園霹靂等劇團的多角化經營下,重新獲得了國人重視。


 

四、

 




















大眾流行文化

 



戰後臺灣的大眾流行文化經常透過電影、電視、流行音樂等管道,反映政治經濟社會結構的變遷,同時也在不同時期,參與塑造了社會價值與觀念。

 





 




 




 




 




 




 




 




 




 




 



電影

 




1.民國四十年代──政府運用大陸遷來的公營片廠資源,攝製國語劇情片,配合反共國策進行宣傳。這時,臺語片在鬱悶的政治氣候下適時崛起,拍攝主題多為歌仔戲戲目、臺灣民間故事、社會事件,頗能引起觀眾共鳴。


2.民國五十年代──政府全力輔導國語劇情片的發展,開辦金馬獎,推出蚵女養鴨人家等「健康寫實」電影,加上香港梁山伯與祝英台等影片在臺掀起旋風,終於壓倒臺語片的聲勢。

 



3.民國六十年代左右──內政與外交相互激盪,導致銀幕上盛行遁離現實題材的文藝愛情片武俠片,以及振興華人尊嚴的精武門等功夫片;政府則加強製作政治宣傳電影,激勵民心,如英烈千秋、梅花等。

 



4.民國七十年代後──臺灣影壇以光陰的故事兒子的大玩偶等片掀起「新電影」浪潮,這些作品多以清新寫實的拍片手法,描述戰後臺灣經濟社會發展經驗,奠立了國片蜚聲國際的先聲。民國七十八年,導演侯孝賢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影展最佳影片;其後,李安蔡明亮等人作品,也秉持人性關懷的視野,連接獲得國際矚目。


5.其他──


(1)戰後臺灣放映的境外電影,一直以美國好萊塢香港影片為大宗。


(2)近年為滿足觀眾多元化的看片取向,也引進其他國家的作品。


(3)在境外電影的技術與行銷居於優勢的情況下,國內製片環境日益萎縮,加重了國片工業的危機。




 




 




 




 




 



電視

 




戰後臺灣從農業過渡到工業化社會的階段中,廣播一向是民眾吸收新聞資訊、進行娛樂休閒最為便捷的媒體。


1.電視開播──

 



(1)民國五十一年,臺灣電視公司開播,臺灣正式進入電視時代,


(2)接著中國電視公司、中華電視臺陸續開播,電視機日益普及,無線電視逐漸成為大眾休閒的主要管道,也形成政府穩定統治的重要工具。


2.發展情況──

 



(1)民國五十八年,中視播出晶晶,開啟了電視連續劇的拍攝潮流。


(2)解嚴前,方言節目播映頗受限制,但黃俊雄布袋戲楊麗花歌仔戲仍能掀起收視熱潮,形成蔗民社會的珍貴記憶。


(3)電視臺每年轉播青少年棒球隊勇奪世界冠軍的畫面,也在外交失利的民國六年代,凝聚了全國人心。


(4)政府解嚴後,持續釋放廣播電視資源,開放設立廣播電臺,輔導整合有線電視業者,並同意成立第四家無線電視臺


(5)近年來,基於尊重多元文化、促進族群融合的理念,也陸續設立了公共電視臺、客家電視臺、原住民電視臺。


(6)有線電視的節目類型日趨多元,經營手法活潑,已逐漸形成國人新的收視習慣。




 




 




 




 




 




 



流行音樂

 




1.臺灣的流行音樂在日治後期已開始發展,以臺語歌謠為大宗,後來因戰爭動員而沉寂。

 



2.戰後初期,臺語流行歌謠一度復甦。

 



3.及至中央政府遷臺後,推行反共愛國歌曲,並禁播不見容於官方的詞曲,整體創作環境受政治力干預極深。這時,從香港傳入的國語歌曲甚為風靡,青年學生則醉心於美國輸入的音樂,逐漸落居劣勢的臺語歌則經常套用日本曲調,或以歌詞反映工業化過程的時代心聲。

 



4.民國六十年代時,知識青年疾呼「唱自己的歌」,掀起清新的校園民歌風潮,也跟著帶動了本地國語歌壇的創作風氣。其後,由於政治社會的變遷,臺語、客語、原住民歌謠也在回歸鄉土的文化熱潮中,有了較佳的創作發展空間。


5.近年來,臺灣尤其依靠成熟、靈活的產製行銷能力,躍為華語歌壇的重心,張惠妹、周杰倫等人的歌曲已是新一代華人的共同記憶。


 

五、迎向網路世界和地球村

 


 


















 




 




 




 



戰後臺灣文化環境的變遷

 




1.戰後臺灣約有三、四十年的時間,因為戡亂戒嚴體制對社會的控制,加上外交空間緊縮,導致國人的世界觀不足,對國際事務的參與也力有未逮。

 



2.隨著臺灣經濟結構的變化、社會自主力量的抬頭、政治控制力逐漸放鬆的結果,民眾開始獲准出國觀光,媒體環境也日趨多元,這些變化促使國人和國際社會間的相互往來轉為頻繁,也為國人廣闢了內容豐富、形式便捷的知識管道。

 



3.近年來,臺灣更積極因應國際的資訊化潮流,不僅成為資訊科技的生產大國,也已成為資訊普及應用的社會,同時增進了國人和世界各地的相互瞭解與交流。




 




 



全球化的衝擊

 




臺灣的迎向世界,也和國際社會走向地球村的趨勢密切相關,尤其以「全球化」的巨流衝激,具有關鍵性的影響。

 



1.就經濟而言,近年全球的金融交易與資本流動已呈現跨地域的發展態勢,世界日漸成為一個不可分割的經濟有機體。

 



2.就文化而言,全球通訊技術迅速發展,特別是網際網路世界的形成,大舉改變了傳統的溝通與書寫形態,也促進了各地域文化觀念與思考模式的流通,臺灣自然不能置身度外。




 




 



全球化趨勢下的文化思考

 




在全球化浪潮的席捲下,諸如南亞、非洲、南美洲等地的生產資源與自然環境,經常處於被剝削的不利地位,而民族主義式的國家藩籬也不再牢不可破。


1.放眼未來,國人應該提升溝通與表達能力,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保持思考的創造力,掌握並創新產業技術,以求經濟、文化的永續發展。

 



2.此外,也應關懷人文與環境現狀的破壞,並積極面對臺灣在全球化趨勢下的自我定位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