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早期台灣

 

第二章           原住民族

 


 

台灣史特色

 


 

移民天地、政權頻繁、海洋性格(貿易為導向)、多元文化

 

考古發展:

 


 













































發現時間

 




文化名稱

 




發現單位

 




1896 

 




芝山岩




 




1897 

 




圓山




 




1928




 




帝大文政學部---- 

 




1964



芝山岩、圓山、大坌坑



台大考古隊

 




1968



八仙洞長濱文化




 




60年代



「濁大計畫」




 




70年代



卑南、十三行




 



 

史前文化:

 


 

分期標準:(地質年代)、(生產方式)、(居住型態)、(工藝技術)

 















































分期

 





 




分布

 




特色

 




代表

 




舊石器晚期

 




5~3~~~~5000年前

 




台灣東部、恆春半島


西南部丘陵

 




採集、漁獵、用礫石砍噐



長濱文化


台南「左鎮人」

 




新石器早期

 




6500~4500年前

 




居民來自東南沿海【越人】

 




粗繩紋陶文化


農業出現(游耕)

 




大坌坑



 




新石器中期

 




5000~3000年前

 





 




繩紋紅陶文化


農業(小米、稻米)


製陶技術、部落社會


陪葬品、棺具



圓山、牛罵頭、牛稠子、


牛稠子文化墾丁遺址



新石器晚期

 




3500~2000年前)

 




文化有往來



 




彩陶、黑陶


麒麟文化--巨石 


卑南文化---墓葬群 


玉器陪葬                                                           



芝山岩、卑南(人獸形玉玦)、麒麟文化(巨石崇拜)



金屬器時代



2000年前~400 

 




西部海岸(金屬器時代)東部及丘陵(金石並用)



用鐵、多社聯盟、族群關係複雜


有交易行為---十三行出現----東南亞、中國器物    

 




十三行、番仔園、蔦松、靜浦    

 



 


 


 

四、原住民族群與分布:

 


 

族群名稱由來演變

 























































由來

 




名稱

 




 



陳第:「東番記」

 




東番

 




 



漢化+居住地

 




「生番」、「熟番」

 




 



日治

 




「蕃族」、「高砂族」



 



36

 




山胞----平地、山地



 



學術上



土著、南島語族



 



1980年代後



「原住民」



 



名稱

 




定義

 




包含族群

 




平埔族

 




文獻+習俗 (已漢化)

 




馬、凱、道、巴、巴、貓、洪、西



高山族(未漢化)




 




葛、賽、泰、太、邵、鄒、布、魯、排、卑、阿、達

 



 

五、文獻中原住民:

 


 
















南島語族分布

 




南島語族來源(二說)

 




西:馬達加斯加


東:復活島   


南:紐西蘭  


北:台灣



由亞洲大陸向外擴張(靠北赤道潮朝洋流北上)



台灣是擴散起點(台灣是南島語族原鄉)


 


 


 



























書名

 




作者

 




內容

 




重要性

 




東蕃記



陳第(随沈有榮來台剿倭(17世紀初)



曾文溪以南,西拉雅人生活、文化特色 母系社會


‚祭司---ㄤ姨



第一編原住民的觀察報告



1624治台-----荷蘭東印度公司牧師



康第紐斯(甘地


丟斯.干治世)      赴新港社傳教



西拉雅住家(竹子築成)


‚主要作物:稻米(釀酒)、瓜果、香蕉


ƒ漁業---婦女也會捕


„村落(氏族內婚)為主,男女各與家人同住


…部落大會---由(40~42歲)男性執行


†ㄤ姨-----掌村民宗教、生活



1630來台西班牙神父



艾斯奇維                                                     



 




17世紀大台北區原住民活動



‚大雞籠      600人,金包里社約1000多人,兩社互相競爭



ƒ大雞籠社不耕作       行修屋、弓、釜、衣服


„ 擅長交易(海上交易)


 

六、原住民的社會與文化:

 


 














































政治組織

 




社會組織

 




部落為單位



母系社會

 




阿、卑、部分平埔



 




聯盟組織



 




大肚番王



父系社會



布、賽、鄒-------「氏族」是部落重心



世襲制



排、魯、鄒



貴族社會



排、魯



 




推選



阿、布



祭團



泰、太---以「祭團」維繫部落生產活動、社會規範



 




部落運作與征戰樞紐



西拉雅的「公廨」



漁團組織



達悟族達悟族----共同造船、捕魚、平分漁獵



阿美的「年齡組織」



 



鄒的「會所」



 


 

   

 



























經濟活動(狩獵、捕魚、粗放農業

 




農業(女耕)

 




工具---手鍬、手鋤


方式:游耕(輪耕)


‚作物---旱稻、小米、薯類,勞動力(女性)為主

 




狩獵(男獵)



男性負責,獵殺(鹿、山豬、羌)



漁撈



阿、達、邵


---「浮嶼誘魚法」


‚達悟--「點火把」誘魚



交易



證明:西部有東台灣的玉,中國唐、宋的銅錢



「以物易物」----以硫磺、鹿皮、黃金換鹽、布、鐵


 


 


 




































宗教信仰

 




手工藝

 




特色

 




例如

 




材料



工藝種類



例如



泛靈信仰--自然、祖靈



 




阿美---豐年祭



「就地取材」、麻、竹、藤



 




雕刻



排灣、魯凱的祖靈柱



賽夏---矮靈祭



製陶



阿美、達悟



排灣---五年祭



 



平埔族---西拉雅(祀壺)----拜「阿立祖」 



 


 


 


 


 


 


 


 

第二節  荷西統治、鄭氏政權

 


 

一、海洋台灣的崛起:1617世紀

 




















地理位置重要

 




重要性



大航海時代

 




西人來的目的

 




貿易據點

 




中國大陸東南


西太平洋交通樞紐


東亞海域樞紐



15世紀末16



貿易與傳教


葡人:信「天主教」


荷人:信「基督教」



、葡人據點:澳門


‚西班牙人:佔領(呂宋島)、北台灣


ƒ荷蘭人:佔領(印尼)、南台灣                         


 

17世紀是台灣「國際競爭,」及「歷史時代」之始 

 





















































原住民、漢人、日人活動

 




原住民

 




馬賽人(巴賽人)---凱達一支



擅航海、交易、計算,具商業手段



漢人

 




先到澎湖捕魚




 




元代



設巡檢司(派出所),澎湖為中國版圖



 




明朝

 




 




內「海禁政策」,


---設「市舶司」



禁民間與外交易,倭寇騷擾中國沿海,澎湖為走私中心



明末

 




加強澎湖防務,走私中心轉到台灣---成海盜巢穴



海盜集團-----林道乾、顏思齊、李旦-----鄭芝龍整合,1628年受招安,成為合法海盜



日人

 




16世紀末



豐臣秀吉對台灣高山國有野心



17世紀初



德川家康兩度來台,仍無結果



德川家康



「鎖國」政策_----日人活動停止


       

 

二、荷蘭的統治:

 


 

郭懷一抗荷事件

 


 

















時間

 




原因

 




經過

 




影響

 




1652



甘蔗量少家徵收「人頭稅」漢人不分男女老幼,滿7歲就收取



荷人以武力對付漢人死傷不少

 




鄭成功攻荷蘭人成功助力



 



 

三、荷治時期社會與經濟:

 


 


























社會

 




經濟(台灣是國貿轉運站----日本與中國是主要貿易國)

 




農業開墾-----(漢人第一次移民潮-



轉口貿易 



 




中國到


日本、歐洲、荷蘭



轉口商品



生絲、綢緞、瓷器、藥材



南洋香料---轉售到


東亞大陸、歐洲




 




 




香料



 




台灣土產 


到日本、東亞大陸、歐洲




 




土產_----蔗糖、稻米、鹿角、鹿皮


 

濱田彌兵衛事件(荷日衝突

 


 















時間

 




原因

 




結果

 




1626~1632)共六年

 




日本拒繳----經過台灣的日本商船---貨物輸出稅

 




荷蘭屈服,日重開長崎商館,但1635年日本德川鎻國---來台日商船減少


 


 


 

四、西班牙在北台灣的統治:

 


 



















時間

 




地點

 




目的

 




成效

 




統治不順

 




1626~1642



 




基、淡、宜


建城堡


基隆----聖薩爾瓦多城(已不存在)


‚淡水---聖多明哥城(紅毛城)



傳教---天主教(中國、日本)、貿易(東亞)



 




6座教堂---4000信徒(原住民為主)



 




1636---原住民殺神父


不滿徵食物稅,驅逐淡水的西班牙人


駐兵水土不服


重心轉往菲律賓----菲律賓發生_---穆斯林反抗事件


1642----被荷蘭人擊退


 

五、鄭成功建漢人政權:

 


 






















































時間

 




家世背景

 




稱呼

 




攻取台灣經過

 




建立政權

 




1661~1683


治理大多在鄭經時代



 




原名鄭森,海盜父親鄭芝龍(1628投降明朝)




 




 




 




 




1659---鄭攻陷鎮江,逼近南京,惜失敗(兩江總督擊敗),退守廈門


16614月,何斌


建議攻取台灣


登陸地點:鹿耳門



 




台灣第一個漢人政權



 




 




 




 




 




 




 




 




 




受唐王喜愛賜姓朱,名成功--「國姓爺」


唐王---封他為「忠孝伯」招討大將軍



國姓爺



 



忠孝伯、招討大將軍



 




桂王---封他為「延平郡王 



延平郡王



行政措施(一府二縣)

 




承天府

 




承天府於台灣(今台南)

 




安平鎮



熱蘭遮城為安平鎮



東都明京



普羅名遮城為東都明京



大興縣



 




以新港溪(今鹽水溪)為分界,北路為大興縣,縣治在今台南縣佳里鎮



萬年縣



南路為萬年縣,限制在今台南縣仁德鄉



職官



職官沿襲明朝,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



 



 


 


 

海禁政策

 


 


























朝代

 




時間

 




目的

 




內容

 




影響

 





 





 




防倭




 





 





 




1656

 




防鄭- 

 




禁商民船隻私自出海;


違者以保甲連坐法,內遷粵、閩、浙、蘇、魯沿海五省居民30~50里,燒民居及船隻,片版不許入海



鄭成功招兵買馬困難


 

六、鄭氏政權的治理與經營:

 


 



























































內部經營

 




土地開墾

 




漢番衝突

 




文教方面

 




軍屯政策


營盤田


官田


文武官田



與大肚番王衝突不斷---1670年「大肚番王」部眾之一的沙辘社,遭鄭氏部將劉國軒殺戮剰6人,幾乎滅族


‚1680----鎮壓_-----因徵糧(抗清之用),引發新港、竹塹等涉原住民反抗



引進漢文化


陳永華建議於1665年建孔廟(全台首學)、設學校


‚台灣最早詩社----「東吟社」----沈光文在荷治時期就開館授徒,鄭氏時期---續在羅漢門、台南教化



對外關係



再退荷人--- 

 



 荷人於1664再佔基隆,被鄭經擊退


 ‚荷人於1668放棄---因基隆貿易不佳、謠傳鄭經仍會出兵

 




發展貿易

 




海上勢力

 




對抗清廷

 




對象



日本、呂宋



鄭氏初期仍有廈門、金門



鄭經時代---五次談和不成---條件四項



對日輸出



蔗糖、鹿皮


由中國轉銷日本的絲、藥材



‚1670英國與鄭經(台灣王)簽約---設商館於安平----英國希望透過台灣(地緣優勢)和中、日通商


ƒ三藩之亂---鄭經向英國買武器(槍械、火藥),後敗



‚鄭氏降清---1681鄭經去世,鄭克臧繼位---被馮錫範和劉國軒害死,立鄭克塽為王---馮錫範為實際統治者---政局不穩



對東南亞



轉輸金屬



ƒ施琅攻台:1683攻台,鄭克塽投降



輸入



軍事物資




 



           

 


 


 


 


 


 


 


 


 


 


 

第三章           清代長期統治

 


 

消極的治台政策:「棄留」爭議

 


 



























































主張

 




代表

 




內容

 




結果

 




棄台

 




康熙帝



無價值,主張「遷其人棄其地」

 




失敗



留台

 




施琅



因為台灣國防重要、土地富饒

 




勝利---1684(康熙23年)納台灣入版圖                   



消極的治台政策

 




時間

 




目的

 




防範措施

 




初期~~1875 

 




「為防台而治台」



 




官滿三年就調離,不准攜帶家眷


 ‚班兵制---駐軍三年輪調換班


 ƒ限生鐵入台,防人民私鑄武器


„漢蕃隔離---不許漢人入山


…在台無妻室產業或犯徒罪以上者---遷回中國


渡台禁令頒布



渡台禁令頒布及影響

 




措施

 




需有墾照----航行許可證


‚不准攜帶家眷以及招致家眷


ƒ不准廣東人來

 




影響

 




延遲開發:和人被迫回原籍者十多萬人,佔台人一半人口,造成=---「人去業荒」


社會問題嚴重


男女比例失衡_-----娶妻不易,有重聘金及童養媳現象


‚平埔族人數減少---漢人男人娶平埔族女人為妻


ƒ社會治安惡化----羅漢腳(單身男子)很多

 




執行情形

 




偷渡盛行:閩、粵人民生活不易


數度放寬---准許良民入台

 



‚正式廢除----1874年日軍犯台---沈葆楨奏請廢除---積極治台開始

 



           

 

行政區劃的演變:消極治理----表現在(行政區劃)

 


 




























地方行政

 




演變因素(消極被動)

 




福建省

 




「三級制」

 




轄區甚廣   


‚民變、械鬥頻生 


ƒ漢界擴張  


„人口增加  


…外患入侵



台灣府----台、諸、鳳三縣

 



台灣建省—1885年:


‚與福建分治---1888


       



 










---台灣廈門兵備道道臺



 




知府



知縣



「台灣鎮總兵」掌治安

 



 


 


 


 


 


 


 

台灣地方行政區劃

 


 























































































建省前(消極被動)

 




時間

 




地方行政區劃

 




原因

 




結果

 




康熙-1684 

 




一府三縣 



台灣府----台、諸、鳳三縣



為防台而治台康熙平台後

 




轄區甚廣

 




雍正元年(1723年)

 




一府四縣


一廳



增設彰化縣、淡水廳(今大甲溪以北)



朱一貴事件----1721年(康熙60年)



 




增設縣廳

 




雍正五年(1727年)



一府四縣


二廳

 




澎湖廳(裁撤巡檢)




 





 




 




 



乾隆52年(1787年)



一府四縣


二廳



改諸羅縣為嘉義縣



林爽文事


1786年(乾隆51年)



 





 




嘉慶16年(1811年)



一府四縣


三廳



増設葛瑪蘭廳(今宜蘭)




 




宜蘭漢人移墾日多


因受海盜侵擾



同治13年(1874年)




 





 




日軍犯台

 




開始積極經營



 




光緒元年(1875年)



二府八縣四廳



擴大為二府(台北、台灣)----沈的建議,八縣、四廳



牡丹社事件


日軍犯台

 




建省後的地方制度(光緒14----1888年)----劉銘傳建議調整



時間

 




地方行政區劃

 




原因

 




結果

 




光緒14----1888



三府一州十一縣四廳



三府:台北、台灣、台南


 ‚一州:台東直隸州(原卑南廳改設):


ƒ十一縣:另増安平(舊台灣縣改名)、台灣縣(今台中)、苗栗縣等


„四廳:另増南雅廳(今桃園)等




 



劉銘傳建議調整



開始積極經營



 



               

 


 


 


 


 

四、土地拓墾:

 


 


































































































拓墾方式

 




方式

 




現象

 




墾戶(墾首)向官府申請墾照,再招募眾人開墾,開水圳



.一田二主----因為


墾戶向官府申請土地很大劃分成數塊,再招佃戶開墾

 





 





 




解釋名詞

 




意義

 




大租

 




佃戶向墾戶繳租,墾戶向佃戶收租

 




小租



佃戶可以招來佃農替他耕種,佃農繳給佃戶的地租



大租戶



墾戶因收取大租,稱「大租戶」,但是必須向官府繳稅----稱「正供」



小租戶



佃戶相對於大租戶,稱「小租戶」



「正供」



墾戶必須向官府繳稅----稱「正供」



番大租



向原住民取得土地耕作權者,要向原住民地主交租,稱「番大租」



拓墾區域

 




方向

 




開發區域

 




由南到北



由原來的府治(今台南市),漸向北延伸,越過斗六門、半線、竹塹


西部平原的開發,在康熙末年已飽和,十八世紀初「陳賴章墾號」進入台北盆地



先西後東

 




 18世紀末,吳沙入墾蘭陽平原


‚19世紀中,「金廣福墾號」進入新竹東南山區



拓墾與地名(遺留土地拓墾的遺跡



地名

 




意義

 




五股


七股

 




「股」

 




墾戶募集資金,廣招墾丁開墾,墾成後分配土地股份

 




頭份


十分寮

 




「份」(分)---持分

 




合力出資開墾者,按股份所得分得的土地再細分,等到聚落形成時,常以分得的份数為地名

 




如三張犁、七張、六甲



「張」張犁」、「甲」

 




土地計量單位

 



一甲為十分,開墾者以耕墾五甲土地配一犁,,所以「張」、「張犁」就是指五甲田,如三張犁、七張、六甲



五結、金六結



結首制


多集中在蘭陽平原

 




具結申請墾照

 



具結申請墾照後,將各結首編號,以劃分地段


           

 

五、水利開發:(可以抽取水租

 


 







































代表

 




時間

 




灌溉區域

 




修建過程

 




名稱由來

 




八堡圳(又名施厝圳



十八世紀初由施世榜出資



彰化平原南部一帶


引濁水溪之水

 




歷經多次籌引濁水溪水源,都未成功,後有人繪圖教以疏鑿之法,終於開成



圳頭在今二水鄉,灌溉當時彰化縣十三個堡中的八個堡,故稱八堡圳



瑠公圳



十八世紀中葉由郭錫瑠父子先後修建



 




青潭水源灌溉台北盆地東南區土地



水源常遭泰雅族破壞,橫越景美溪的水圳工程也屢遭壓毀,後來郭錫瑠娶泰雅族女子,工程得以進行,其子則建設了尖底水道,克服了橫越溪流的困難



瑠公圳是台北盆地內最大的水利設施,灌溉面積一千餘甲



 




曹公圳



十九世紀中葉興建,又分舊圳和新圳



 




今高雄市全境



 




舊圳由鳳山知縣曹謹倡修,地方人士為感念他的貢獻,因而命名曹公圳,後地方士紳籌建新圳



曹公圳是台灣南部最大的水利設施,約有四千餘甲



貓霧□圳



約在十八世紀初,由張達京等人修建



台中盆地水圳



水圳分為上埤和下埤,都在雍正年間從平埔族岸裡社以「割地換水」方式,由漢人出資修建,開圳者取得一部分土地,而岸裡社取得一部分水權


 

農業生產

 


 




















主要作物

 




作物加工

 




外銷地區

 




稻米、

 




地主經營「土壟間」(碾米廠)加工



華南地區



甘蔗



由傳統「糖  □」製成紅糖和白糖



中國、日本,再轉銷香港、澳洲、北美洲等地

 



 

區域分工

 


 
































<> 


















<> 




<> 








































.分工背景

 




分工區域

 




分工形成

 




分工結果

 




 



與清代台灣產業型態中所謂「男耕,女不織」現象有關



 




台灣本身不產棉與絲 ,開墾之初日用品,由中國內地供應


台灣米、糖是內地所需



台灣提供大陸農產品,大陸提供台灣手工業產品

 




使台灣資金及勞力能專注於農業生產,使清代台灣農業發達



 




 



 

行郊意義

 




產生背景

 




輸出品

 




輸入品

 




 



同業公會


進出口商



避免同業競爭、維持貨價與交易秩序



米、糖

 




日常生活用品

 



 
 

名稱意義

 




 



早期

 




後期

 



 

貿易地為名:北郊、泉郊、廈郊、港郊



商品類別

 



「糖郊」、「米郊」、「布郊」、「藥郊」



 



 

「北郊」:台南郊商 ,以江浙以北為貿易區域


泉郊、廈郊:鹿港商人以泉州、廈門為貿易地


 

港郊:以台灣港口為商圈-稱為「港郊」


 

港口發展



 



發展背景

 




在縱貫鐵路開通前,台灣南北貨物主要依靠各港口海運



 



重要口岸

 




台灣府城(今台南市)



是清初台灣與大陸間的唯一合法口岸


 

鹿港、艋舺(今萬華)



隨著貿易量的增加,相繼開放而繁榮,聚落及街市相繼發展


 

意義

 





反映台灣由南而北的開發,遂有「一府二鹿三艋舺」之說



 


               

 


 

第二節  社會文化的變遷

 


 

清代台灣的械鬥

 


 
















































定義

 




漢人移民來自閩粵各地,因為生活習慣、身分認同、生存競爭、利害衝突



原因

 




經濟因素

 




爭奪田地、水源

 




社會因素

 




遊民人數不少,生活習性不同



政治因素

 




行政區域遼闊,官員貪贓枉法




 




 




 




 




 




 



形式

 





 



不同祖籍之爭

 




閩客之爭-康熙年間朱一貴事件,客民以「義民」助清軍平亂,攻打閩南村莊,造成後來閩客械鬥



‚漳泉械鬥-乾隆年間的林爽文事件,初期即是由漳泉械鬥開展



不同姓氏之爭

 



蘇、黃

 




同治年間竹塹(今新竹)北門蘇、黃兩姓械鬥,後經林占梅鎮壓才平



職業團體之爭

 




同行利害衝突,如「挑夫」、「樂工」等職業團體間的械鬥,兩次械鬥都發生在宜蘭




 




 



商業利益之爭(頂下郊拼

 




1853年(咸豐三年)「頂下郊拼」,因爭奪淡水河艋舺(今台北萬華)商業地盤,引發「下郊」的泉州籍同安人聯合漳州人攻擊「頂郊」的三邑人(惠安、南安、晉江三縣),後來同安人落敗,遷往大稻埕(今台北市大同區)發展


       

 

民變迭起

 


















 



背景

 




1)苛稅的徵收          2)經濟的剝削


3)腐敗官吏不當措施    4)游民、秘密會社鋌而走險



社會秩序混亂

 



不穩定的社會

 




「三年一小反,五年一大亂」


械鬥不斷、民變頻仍,反映清代台灣是個不穩定的社會

 





 



三大民變

 





 



朱一貴事件、林爽文事件、戴潮春事件械鬥不斷、民變頻仍,反映清代台灣是個不穩定的社會


 


 


 









































































朱一貴事件

 




時間

 




原因

 




經過

 




結果

 




1721年(康熙六十年)



台灣知府王珍之子需索無度,引民怨

 




a.在羅漢門(今高雄旗山、內門一帶)以養鴨的朱一貴,借明王室後裔起事


b.朱一貴部眾攻陷府城,文武百官逃往澎湖


c.朱一貴遷入府城,自稱「中興王」


d.北路賴地、南路客籍杜君英率眾響應


e.七天之內全台(台灣、諸羅、鳳山三縣)落入朱一貴之手



清廷派兩萬人平定,前後五十天



 




影響

 




增設彰化縣、淡水廳(今大甲溪以北)


澎湖廳(裁撤巡檢)



林爽文事件

 




時間

 




原因

 




經過

 




結果

 




1786年(乾隆五十一年)



北部天地會發生抗官事件,官府派人積極查辦會黨問題,原居彰化縣大里杙庄(今台中大里)的地方會黨領袖林爽文等人受到牽連而起事             



a.林爽文於茄荖山(今南投草屯)號召天地會成員起事,進攻彰化城,建元「順天」


b.南部的莊大田也在鳳山響應,一時之間驚動全台


c. 平定者---陜甘總督福康安率大軍來台,才將事件平定



歷時十四個月,是清代台灣規模最大的民變



 




影響

 




諸羅縣民也曾奮勇抵抗,乾隆皇帝為「嘉勉義行」,1787年將諸羅縣改名為嘉義縣



戴潮春事件

 




時間

 




原因

 




經過

 




結果

 




1862年(同治元年)



 




台灣兵備道道台孔昭慈下令剿辦八卦會



a.戴潮春為彰化四張犁庄(今台中市北屯)人,本為地方官員,後加入八卦會,會眾擁他起事


b.戴潮春原籍漳州,得不到泉州人支持,攻打泉州人為主的鹿港,形成漳、泉對立,泉州人協助官方



歷時最久


在官民合力圍剿下,戴潮春自殺,歷時三年餘



 




影響

 




清代台灣歷時最久的民變,也是首次由台勇參與平定的民變


                 

 

二、漢人與原住民的關係:

 


 




















清代台灣原住民分類

 




分類


「熟番」

 




定義

 



指服從政令,向政府徵餉者,計有129社,以平埔族居多



「化番」

 




意指「歸化生番」,係指與通事有交易關係者。此類原住民時而順從,時而反抗,不甚穩定,計有二百餘社



「生番」



指避暑深山,從未與清廷發生任何關係者,以高山族為主


 

漢「番」衝突

 




































背景

 




1)荷蘭時期---台灣的原住民,特別是平埔族,面臨被宰制的命運


2)清朝---壓迫原住民更甚。清初,隨著入台漢人移民漸多,為避免雙方衝突,採取禁絕措施



禁絕措施

 




「生番」地區



 




採封山隔絕政策,劃定土牛紅線(或稱土牛溝),嚴禁漢人越界入山開墾



「熟番」地區



 




原來禁止漢人承租平埔族土地,但因無法落實,遂於1724年(雍正二年)開放,讓漢人承租拓墾



原住民的反抗

 




原因



漢人侵墾壓迫



 




 




 




 




漢「番」的土地所有權觀念不同,漢人---土地私有制,原住民---土地是公共財,漢人常用狡詐、欺騙、強占侵墾原住民的土地



‚通事、官吏剝削



原住民鋌而走險,反抗官府




 



反抗事例

 




平埔族反抗事件計有六次,以1731年(雍正九年)的大甲西社事件規模最大,參與的「番社」幾乎被滅村



影響

 




造成「番童少雁行,番婦半寡居」的情景


 

平埔族的遷徙

 























































背景

 




在漢人勢力逼迫下,又反抗不成,現實環境所迫,開始遷徙。



時間

 




十九世紀 



遷徙情形

 




計有四次島內大遷徙



結果

 




帶動內山後山開墾的重要力量



平埔族的遷徙



遷徙時間

 




族群

 




遷入地區

 




第一次---1804

 



(嘉慶9年)

 




西部道卡斯、巴則海、巴布拉、貓霧栜部分部落



越過中央山脈,遷入蘭陽平原



第二次---1823

 



(道光3年)

 




西部道卡斯、巴則海、巴布拉、貓霧栜部分部落

 




進入埔里盆地,使原居的部分布農族、泰雅族人被迫往山區移動



第三次---1842

 



(道光22年)

 




部分葛瑪蘭人(蘭陽平原加禮宛等社)



沿著海岸南下,遷到花、東



第四次---1882

 



(光緒18年)

 




部分西拉雅人(原居台灣西南部)

 




繞過南台灣,進入台東,有的北上到花蓮


       

 

平埔族的漢化:

 


 





































































漢化結果

 




傳統生活改變

 




平埔族人的採粗放的農作和狩獵方式,但面臨地權喪失,土地面積縮小,傳統的生產模式不足以應付生活所需。



漢人強勢進入

 




 




經濟生活學習漢人的精耕、築水圳、牛耕等農耕技術



官府、通事的壓榨

 




在政治上歸化,在文化上被漢人同化。



 




漢化情形

 




語言消失

 




目前僅噶瑪蘭族尚保存傳統語言。

 




信仰消失

 




奉祀漢人的土地神、西方的耶穌基督,僅西拉雅族尚保有拜壺信仰



社會生活

 




文化淵原

 




清代臺灣漢人生活及民間文化多承自閩、粵




 




 




 




 




 




 




 




 




 



生活情形

 




飲食

 




以米、番薯為主食。


1 一般人純吃白米者甚少,大多採白米與薯混食。


2 雖有飼養家禽家畜,大多為了年節喜慶備用。


3 檳榔是當時臺灣社會常見的食物,也是待客必備的東西,相傳吃檳榔可以解除「瘴氣」。



衣著

 




沿襲大陸原鄉的服飾。


1 較富有家庭或士紳階層──男性著衫,女性穿高領對襟短衫。


2 中下層勞動階層──男性著較寬鬆的對襟短衫,女性著寬鬆的大襟衫。



住屋

 




1 一般農家──以竹木作柱,土埆作牆壁,再覆以茅草。


2 富有家庭──以瓦為頂。


3 住屋位置──受水源影響,村莊的屋舍往往以村井為中心,周遭多種刺竹,以防「生番」或土匪的侵入。



交通

 




1 陸地──牛車為主要交通工具。


2 河海──以舢舨、竹筏為主。



生活時序

 




臺灣農民大多依循「黃曆」的規範,如年中行事、作物種植時節、每天的吉凶等,農民都會參考。



娛樂祭典

 




1 娛樂──農村普遍的娛樂是看戲。


2 活動中心──各寺廟每逢祭典,都會謝神演戲,因此寺廟成為村民的社交場所。


       

 

民間信仰

 































多神信仰

 



由來

 




早期移民,由於渡海來臺風險極高,來臺後面對水土不服、傳統病、原住民抵抗、民變及分類械鬥等壓力,往往透過宗教祈求平安與保障。這些宗教活動主要表現在神明信仰祖先崇拜




 



神明信仰

 




共同神明



1 媽祖──為求航海順利。


2 王爺──為求消災去瘟疫。


3 土地公──為求拓墾平順。



原鄉神明



凝聚同一地區移民力量,例如:


1 泉州人──供奉保生大帝。


2 漳州人──供奉開漳聖王


3 客家人──供奉三山國王,「義民」信仰,是臺灣客家族群自主性格的表現,在朱一貴事件和林爽文事件中,客家移民所扮演的協助政府角色,即「義民」群體,一直是客家族群情感維繫的重要力量。




 



祖先崇拜

 




唐山祖

 




由同姓但未必具有血緣關係者所組成的宗族組織,祭祀他們在大陸的遠祖。



 




開臺祖

 




由血緣關係的同族興建宗祠,供奉在臺的第一位祖先。




 



其他

 




移民來臺的漢人大抵以從事拓墾的農民為主,因此傳統中國社會的節慶與民間信仰仍受重視,在慶祝節慶、祭祖拜神外,也伴隨許多民間技藝與戲曲的活動。


 

文教發展(從學校、科舉制度兩方面來看):

 


 


































學校

 




科舉制

 





 



儒學

 




官立學校,依府、縣行政區劃而設置,但清初臺灣儒學的設置並不積極。



生員

 



俗稱秀才

 




學子先參與府縣儒學的入學考試,通過後成為學校的生員

 





 



社學

 




係在鄉堡里坊設置官墊,以便偏遠學子就學。但朱一貴事件後,社學為義學所取代。




 



鄉試

 




每年於省城舉行,通過者為擧人。


早期為鼓勵臺人進考,有「臺」字號或「至」字號以保障名額

 





 




 



義學

 




亦稱義塾,或為官方所設,也有私人所立。除澎湖、噶瑪蘭兩地外,各地都有義學。義學又常與書院並立




 




 




 



會試

 




清代最高的國家考試,錄取者經殿試後為進士


乾隆以後的會試,臺灣在福建省之外另設一名額,以資保障

 




如彰化縣的白沙書院,即為彰化縣義學。



書院

 




1 乾隆以前幾乎全為地方官吏所建,以後漸由地方紳民辦理。


2 書院學規較嚴密,為當時士人所重視,是清代臺灣的文教中心。

 



3 清代各地都有書院,目前保存較完好的有彰化縣的道東書院、臺中縣的磺溪書院、宜蘭縣的仰山書院等。


 

社會階層:

 


 


































































清治早期

 




清治後期(新領導階層出現

 




 



上層

 




以清廷派駐的官吏為主

 




由來

 




文教普及、開港影響

 




 




 




 



中層

 




是土地拓墾的墾首或墾戶,如施世榜、吳沙等


還包括行郊富商,如鹿港的「泉郊金長順」。




 




 




 



出身

 




1 紳士──如開臺進士鄭用錫、霧峰林家、板橋林家等,因科舉、捐納獲取功名。


2 買辦──如因茶葉貿易致富的買辦李春生,影響大稻埕的發展,更是西方新思想引進者

 




下層

 




包括農民工人佃農等,生活並無保障,且游民人數眾多,是臺灣下層社會一大特色



移墾社會的轉型(文治社會的形成



士紳出現

 




隨著文教的發展,社會領導階層轉變為以士紳為主



社會價值取向

 




博取科舉功名,更重造福鄉里



時間

 




臺灣社會在十九世紀中葉漸由移墾社會走向文治社會



社會變遷探討:「內地化」與「土著化」的解釋──



內地化

 




土著化(本土化)

 




李國祁

 




陳其南

 




認為臺灣社會的變遷是一種向中國內地學習的歷程,結果臺灣由不穩定的移墾社會走向穩定的文治社會。


文治社會對母體文化產生強大的向心力,使中華文化徹底在此生根成長。



主張臺灣移民透過村落、寺廟神祇、宗族制度的建立、發展,已孕育出對臺灣本地地緣和血緣意識,


結果--不再以內地為認同標準,逐漸拋棄祖籍觀念,而以現居的地緣組織為其主的生活根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ininu02051026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